粤港抗战历史展开幕
持续展出至明年1月4日
本报讯(程景伟)由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主办的“湾区烽火 不朽丰碑——粤港抗战历史展”,9月2日在广州起义纪念馆开展,持续展出至2026年1月4日。
本次展览聚焦粤港两地,系统梳理粤港抗战历史脉络,凸显粤港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渊源,展示粤港两地人民在民族存亡之际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壮阔史诗。展览分为“沦陷”“抗争”“胜利”三个部分,深入挖掘和梳理馆藏粤港抗战相关的文物藏品、档案文献及历史照片,全面展示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粤港两地人民同仇敌忾、齐心抗击侵略的历史。展厅面积600平方米,展线230米,展出实物展品209件/套,历史照片、图表291张,设置了“广州大轰炸”“同心共济”“城市秘密斗争”“省港秘密大营救”等艺术场景和多媒体展项。
展览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展览展出的209件/套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藏与粤港抗战相关的实物展品中,含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53件/套,包括证章、武器、书刊、生活物品等类型。
叶希夷(叶挺)前往越南的护照是最为引人瞩目的展品之一。1938年11月,时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返回广东东江地区参加抗战。12月下旬,叶挺重返新四军时,将其指挥的部队编入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江纵队前身之一)。这本护照是1938年11月叶挺为前往越南筹募抗日军费办理的重要证件,1955年由叶挺的大儿子叶正大捐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