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比“儿童指纹水杯”更靠谱
据媒体报道,新学期,多款需要识别孩子指纹才能解锁的“儿童指纹水杯”,成为不少家长追捧的新用品,持续霸榜电商平台儿童水杯热销榜。这些指纹水杯售价比普通水杯高出近一倍,其宣传卖点在于有效防止校园恶作剧,或避免他人误饮,让孩子喝水更安全。
不可否认,“儿童指纹水杯”能达到防范校园恶作剧或他人误饮的目的,但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安全教育也不能少。过度依赖所谓的“科技神器”,培养出来的孩子只能是“温室中的花朵”,很难经历风雨而不败。
作为教师,笔者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观察到,孩子之间通过水杯搞恶作剧的情况较少,误拿水杯的概率也较低。因为不少孩子知晓,在水杯里搞恶作剧涉及健康问题,会出大事。而误拿水杯之所以概率低,一方面是因为多数孩子的水杯往往是自己选购的,喜好不同,水杯产品无数,一个班、一个组或课桌附近的孩子选购到相同杯子的概率不高;即便外形相同,家长或学生也多半会在水杯上贴名字,不太可能误拿。
当然,不否认孩子之间会搞恶作剧,也不否认可能出现误拿水杯的情况。但用“儿童指纹水杯”来预防,显然不是最好办法。学校老师完全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对孩子进行引导。比如,可以通过相关活动让孩子们明白,不能在同学的水杯里倒东西,同学一旦喝下去会生病;也可以教育孩子在喝水前,先看清楚是不是自己的杯子,学会观察自己的杯子有没有被动过;还可以教育孩子,喝水的杯子如果离开自己的视线太久,且盖子有被动过的痕迹,就不要喝里面的水,应把水倒掉,并把杯子洗干净。
即便孩子用上“儿童指纹水杯”,真的避免了误饮之类的事,但长大以后,如果安全意识不强,仍然可能会出问题。教育孩子不仅要给孩子最周全的防范,而且要培养孩子的能力,让孩子自己成长。不要企图一味用技术手段隔绝不利因素,让孩子生活在真空中,这不是爱孩子。相反,这会让孩子失去在真实社交中学会自我保护的机会。
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与其追逐层出不穷的“安全神器”,不如扎扎实实地做好安全教育。当孩子具备自我保护能力,知道如何应对相关问题,那才是真正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