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园区创新发展”的开福答卷
园区一片繁忙。(中共长沙市开福区委宣传部供图)
马蹄声碎雪地间,万马奔腾势如山。马栏山相传是三国名将关羽大战长沙时的养马地,如今正以数字文创的“万马奔腾”之势,升腾着文化繁荣的万千气象。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湖南,提出“文化+科技”“文化+旅游”两道“融合命题”。作为“答题人”,开福区坚持文化和科技、文化和产业深度融合,初步形成了以高新视频为特色,集内容、制作、储存、播发、交易于一体的全链条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打造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视频产业链基地和媒体融合新地标。
深入推进文化与产业“双向赋能”。马栏山深挖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的文化富矿,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构建了现象级的文化产品矩阵。纪录片《中国》《了不起的匠人》用新国潮理念讲述传统故事,打造独有文化IP群;电视剧《问苍茫》《理想照耀中国》重温革命历史,探寻红色印迹;原创综艺《乘风2023》《披荆斩棘的哥哥3》等频频登上热搜,以优质原创内容引领了文艺新潮流。在这些优质节目的背后,是开福区聚焦数字视频内容生产,延伸布局文化产业链,一边“建楼”“建棚”,一边“建链”“强链”。当前,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由芒果超媒、中广天择等5家主板上市公司领衔,聚集了4000余家文化科技企业、18个专业影棚,年服务30档头部节目录制,产业集聚初具规模。2020年以来,园区打造了14个企业聚集区,实现企业营收超1600亿元、税收超90亿元。
深入推进文化与科技“双向融合”。马栏山用科技“解码”文化,科技与文化融合产品推陈出新,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纪录片《超时空寻找》采用实时动捕+VR体验技术,让体验者沉浸亲情记忆里的场景和人物;5G智慧电台运用AIGC视频自动拆条技术,“闪”编一套广播节目,5分钟生成一档电台节目,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多解决方案;建设音视频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等21个研发创新平台,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人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催生文化新业态。特别是2020年,芒果TV“小芒电商”横空出世,玩转“IP+带货”“种草+拔草”一站式解决用户需求,2023年度商品交易总额突破100亿元,成为文化企业进军电商直播赛道的“先行军”。同时,马栏山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针对视频文创企业高性能、大带宽、海量存储的特点,园区、国网湖南电力等与阿里云共建鸭子铺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引入阿里云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将散热能耗降至接近于零,建成的绿色低碳数据中心总能耗节省达36%。
深入推进文化与人才“双向奔赴”。文化传承依赖人才,人才成长根植于文化。马栏山视频产业园注重培植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发达。发挥政策引才作用,举办“马栏山杯”国际音视频算法大赛,2023年参赛队伍达到2.3万支,创新赛题IVW和LTV分别被国际多媒体和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两大国际顶级会议收录,通过大赛引进100多名全球顶尖算法人才,筑起科技创新底座。加强配套留才建设,“一带一桥两翼五道七支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全面建成,新建产业楼宇148万平方米,为人才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建设人才公寓1766套,让人才在马栏山安居乐业;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办马栏山文创小学、文创中学,解决员工子女教育问题。完善合作育才机制,建设马栏山新媒体学院,协同培育音视频人才“后备军”,积极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建成广播电视类人才培养省级示范基地、视频文创创新创业省级教育基地,为全省打造万亿级音视频产业集群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目前,园区集聚产业人才6.4万名,其中青年创客占比达90%,高级职称人才超过13%。
未来,开福区将继续答好两道“融合命题”,做好音视频装备制造业研发在马栏山、制造在金霞的“金马组合”文章,促进园区文化产业形态、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变革,提高文化创新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创造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中共长沙市开福区委宣传部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