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主动破壁的“人大刚子”叫好
据《新京报》报道,9月6日,一个账号名为“人大刚子”的网友在某社交平台连发两条帖子,吸引了许多人大学子互动。9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官方账号发文确认,该账号系该校党委书记张东刚个人账号。在账号评论区,有人大学子留言关于人大通州校区食堂缺水果面包、希望学校开通校区间班车、建议苏州校区扩建教学楼等内容,“人大刚子”直接在社交平台作出“马上研究,尽快优化,照顾好自己的学生”等答复。
编辑点评:在公众见惯了“校长信箱”“校长邮箱”等传统沟通方式的今天,一位大学党委书记放下固有身份标签,在社交平台开通账号,直接和学生对话,快速实现“学生有所呼、学校有所应”。难怪有其他高校的学子,纷纷喊话自己学校的领导入驻社交平台。
“Z世代”的学生很少使用信箱和邮箱,传统的学生意见和建议收集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一些学校甚至沦为摆设。高校领导干部联系学生,就应该主动走出舒适区、拥抱新平台,如此才能提升治理效率。许多学生及网友为“人大刚子”叫好,其实是为他构建了一个更开放、更透明、更平等的公共交流空间叫好。
更关键的是,“人大刚子”不只是主动破壁、以青年熟悉的方式搭建对话桥梁,无论是校园生活问题,还是学校发展问题,他都是有问必答,事无巨细,体现出对学生意见的高度重视。教育管理者要让学生有机会说话、敢于说话,让他们参与到解决问题和提出建议的队伍中,如此不仅能拉近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能发现管理之失,从而进行制度优化和治理升级。(何勇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