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应用

◎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第三中学 李连庆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不仅需关注学生基础体育技能的培养,还需引导学生转变思想观念,使之收获终身体育意识。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这一需求,教师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应用教学方法。激励教学法能够显著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促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助力学生的体质提升。本文介绍激励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并从四个层面提出了高中体育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了解学生基础,提升信任度

    要真正发挥出激励教学法的作用,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锻炼基础,针对每个学生做出准确定位。高中班级学生的体育基础差异较大,运动天赋各不相同,适合采用的激励手段也不同,教师需要根据不同体育基础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体育锻炼释放学习压力、提升身体素质。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容易导致运动基础较差的学生丧失兴趣,甚至对体育学习产生厌恶情绪,而体能较好、基础扎实的学生则会“吃不饱”。对此,教师必须要找到抓手,在师生之间打下坚实的信任基础。体育教师需要主动走入学生群体之中,加强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点以及难点,打破师生之间的隔离状态,基于此来调整教学方法。

    二、科学设定目标,激发锻炼兴趣

    高中阶段体育课时相对较少,要在短时间内增强学生的锻炼兴趣,教师必须要制定出细致、明确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避免在整队等方面耽误时间。目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除了基本体育知识之外,还有一些选修课程,要完成基础锻炼,留给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并不多。因此,为了使体育课堂教学能够有的放矢,教师在每次正式授课之前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兴趣爱好等来制定教学目标。目标应当细化、分层,在课堂开始即可先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能够迅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其余时间均可作为自由活动时间,这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生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激励。

    三、发挥榜样作用,合理设定任务

    高中生群体中,榜样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对于整个学生群体都具有激励作用。发挥榜样的作用也是开展激励教学法的有效方式,比如,在组织广播体操训练时发现有的学生跟不上节奏,肢体协调性较差,此时即可在班级中寻找几个榜样,发挥带头作用,使学生能够迅速跟上节奏。在采用激励教学法时也不能忽视惩罚,惩罚本身也是一种负向激励方式。比如,有少数学生对于团队任务的参与积极性不够,可在团队活动中设置一些惩罚措施,如果某个团队表现较差或者在竞争中落后,全队成员就要接受蛙跳折返、绕圈跑步等惩罚。当然,惩罚更多的是调节氛围所用,不能长期借此惩罚、强制学生,会适得其反。

    四、关注语言暗示,培养学生信心

    在高中阶段,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教师需要着眼于学生的长期发展需求,在课堂上善用语言艺术,通过源源不断的语言暗示让学生产生信心。比如,在完成跳高技术的要点讲述之后安排班级某位学生做示范,但是学生在示范时并没有成功,他感到非常不好意思,这时就可以予以语言暗示:“没有关系,这是初学者非常容易犯下的错误,你们每个同学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要避免这个问题,我们过杆时不要过于关注横杆,需要仰头、调整起跳高度,当有了更多的腾空时间之后就会成功了。”讲解完要点之后再引导学生尝试进行不断的改进,当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不吝表扬,这能够起到很好的心理暗示作用。

    总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应用颇有价值,可以有效改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消极态度,使之充分享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激发出学生运动兴趣,增强其心理素质。作为体育教师,需要对激励教学法有深刻的理解,着力研究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中收获乐趣,树立终身锻炼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