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石城奏响文明和谐新乐章
——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推动产业文明培育文明乡风
周荪文 任凤芝

 

    近年来,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水富民、绿色发展、特色一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产业文明,培育文明乡风,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打造“山水靓镇、大美石城”,奏响了一曲新时代文明和谐新乐章。

   建设生态文明 

   写好山水绿色文章

    为进一步保护好石城镇良好的生态环境,争当密云水库守护人、“两山理论”守护人,坚决扛起保水政治责任,织密织牢保水安全网,石城镇组建了护水、护河、护山、护林、护地、护环境的“六护”队伍,形成“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的生态环境保护防控体系,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组建了390人的网格保水、388人护林员队伍,实行24小时全天候巡查,有效杜绝了漂流、河边烧烤、盗采、毁林等不文明行为,白河沿线展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亮丽画卷。

    石城镇是旅游大镇,依托的就是良好的山水环境。为了建设“山水靓镇”,推动农村环境与山水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石城镇结合“基本无违建镇村”创建,拆除违法建设483处、6万平方米,腾退出土地8万平方米;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栽植侧柏、五角枫、橡栎等生态树种80万株;公路沿线栽植连翘、榆叶梅等植被1.4万株,播撒菊花9万平方米。积极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王庄、北石城两个试点村、185户农户农房的外立面、屋顶、大门等得到提升改造。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和公厕、户厕建设,安装村庄路灯。农民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水冲式厕所,夜晚走在灯火通明的街道上,享受着和城里人一样的文明生活。

    推动产业文明

    写好旅游发展文章

    石城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写好旅游文章,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景区旅游、民俗旅游等产业,推动一产三产融合发展。

    积极引导旅游经营单位多业联动、多业融合,大力发展山水自然景区旅游。龙云山景区的野生动物观测站激活研学旅行,假日暑期参与研学体验上千人。依托白乙化烈士纪念馆、邓玉芬雕塑主题广场,积极开发红色旅游线路,带动了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天门山、清凉谷、云蒙峡、精灵谷等景区生态卫生间的改造以及垃圾桶、休闲座椅的添置,使景区旅游服务设施能力大大提升。

    促进民俗旅游提档升级。组织民俗户开展线上培训、实地参观,拓宽了视野,提高了接待水平。制定奖励政策,支持民俗户改造提升。提升梨树沟、捧河岩两村旅游环境景观,装饰改造骑行驿站,塑造大美石城旅游品牌形象。2021年,实现乡村旅游接待41.1万人次,旅游收入5087.7万元,比上年增长29.1%。

    培育乡风文明

    写好文明和谐文章

    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发挥好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

    积极挖掘红色文化,完善邓玉芬雕塑主题广场、白乙化烈士纪念馆硬件设施,讲好红色故事,唱好红色歌曲,学习坚定的革命信念、永不磨灭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加大长城文化保护,做好长城城墙体管护、保护警示牌安装以及敌台抢险和石塘路城堡南门的修缮。以建设“北京市公共文化示范区”为抓手,提升全镇图书室、文化室、数字影厅“两室一厅”基础功能建设。组建镇村广播操、健身操、太极拳、广场舞等文化品牌队伍,不定期开展各类体育文化活动。

    大力倡导“实诚”(石城)文化。积极倡导诚信道德规范,将实在做人、诚信做事列入村规民约,弘扬积极向善、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社会诚信风尚,使诚实守信成为镇域内的文化自觉和行为规范。

    聚焦百姓福祉

    写好生活提升文章

    创建全国文明城镇的最终落脚点是要给城镇带来活力,给群众带来更多实惠,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不断筑牢文明创建的群众基础,让群众感受到文明创建就在身边、实效就在眼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事业发展齐头并进,百姓福祉显著提升。投资建成二平台、黄土梁村卫生室,山村群众小病不出村就可获得医疗服务。创新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建成黄土梁、石城、捧河岩3家幸福晚年驿站,实现乡村老人在家门口养老。全面提升“接诉即办”解决率,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镇接诉即办工作位居全区第一。

    通过建设生态环境、实施产业振兴、培育乡村文化、提升百姓福祉。文明创建不仅为广大群众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基层治理、营造良好的营商生活环境等工作夯实基础,成为石城镇推动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强心剂”。

当前:3版(2022年11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