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敦煌”张开文化传播的翅膀
西蒙

    

    据国家文物局的消息,近期,“数字敦煌”入选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这是在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上文化交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网络安全保障、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五大领域200余项案例中获选的12项案例之一。

    正如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所说:“这是用技术点亮国家艺术瑰宝,向世界生动展示美轮美奂的石窟宝库,为跨域文化传播、创新文化成果提供了精彩样本。”文化交流传播借助网络技术的新方式,对内发挥着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作用,对外扮演着“讲好中国故事”的角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打开“数字敦煌”的网站,我们便可发现国宝知识数字化的魅力。比如,搜索“飞天”就能看到莫高窟石窟的照片。众所周知,普通游客进入莫高窟是不被允许摄影的,窟中珍贵的雕塑和壁画都需要专业人士的保护,这增加了莫高窟的神秘性。如今有了“数字敦煌”,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敦煌的魅力,通过官方的高清图片,还能看到壁画的诸多细节。从这一点来说,“数字敦煌”带给人们的震撼,可能比身临其境还要更大,多数游客在景区中只能走马观花,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对这些珍贵文物一一端详。

    毋庸置疑,“数字敦煌”张开了文化传播的翅膀,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更强的传播力。信息接受者在“数字敦煌”中,同样可以感受仿若置身洞窟一般的强烈沉浸感。“数字敦煌”设置了许多已开放石窟的“全景漫游”,人们可以在其中随意“探索”石窟的各个部分,凭个人喜好仔细观察雕塑、壁画的各个细节。这一技术,如同电子地图中的全视角街景一样,先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所处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拍摄,再转化、呈现在数字平台上。进入全景视角后,用户不仅可以看到正面的佛像,还能看到两侧的雕塑,以至于头顶的壁画。

    “数字敦煌”的另一大特点,在于人们可以通过洞窟建设的时间来检索相关文物信息。比如搜索“北魏”,就会发现莫高窟里建造最早的几个石窟的信息:第249窟建于北魏晚—西魏初,第254窟建于北魏,第257窟建于北魏统一河西后。再比如搜索“隋朝”,用户就可以看到第420窟。这样精准的时序定位对于研究莫高窟的文博专家和考古学生而言,无疑大大提高了检索效率,进一步促进了海内外对洞窟文化的研究与交流。

    纵观文博行业的发展历史,走向网络化、数字化是一大趋势,很多世界知名的博物馆和历史古迹,都相继开设了线上游览。网上文化交流消除了地理的阻隔,但同时,如何用好数字技术,借助其提升自己的文化传播能力,也就成了值得深思的问题。

    对此,首先得找准自己的传播优势,不能盲目跟风。如今数字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只是将文物信息数字化,不一定有好的传播效果。这一工作的关键在于需要明确自己的文物特色,找准传播优势。敦煌的文化魅力来自莫高窟,而莫高窟的核心就是古代的佛像和壁画。抓住后者这两个关键因素,进行科学化、信息化的传播,就显得尤为关键。

    与此同时,还得做好多媒体端的传播。数字博物馆不一定非要以网站为载体,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终端也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如果能在手机的应用程序软件、小程序、短视频平台上进一步展示数字化的文博信息,就能具备更强的传播力与互动性。

    除了传播渠道的多样化,还得“接地气”“会讲故事”,以更加通俗的方式,将严肃的历史文博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年轻人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寓教于乐,增强用户与数字文博信息的互动性。如今在一些视频网站上由弹幕组成的“互动文化”正体现了年轻网民的态度,“数字敦煌”这类新平台,也不妨在视频网站上找到自己的传播优势,加强与年轻网民的互动与交流。


 

当前:A3版(2022年11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