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手机里的童年”困局,共护——
农村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本报记者 李林晅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十三五”末,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43.6万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沉迷于短视频、手机游戏等,给学业、生活带来了消极影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经常网上玩游戏、看短视频的农村未成年用户比城镇分别高6.0和8.3个百分点。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夏柱智课题组前不久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手机沉迷问题调查与对策建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手机沉迷问题“愈演愈烈”,并已成为许多农村留守家庭的现实困境。

    日前,记者就农村留守儿童手机使用情况、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原因等进行采访调查,以期呼吁社会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手机沉迷问题,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关爱,更多帮扶。

    “手机沉迷”现象较普遍

    今年12岁的初中学生汪川(化名)在四川西部的一所乡镇学校读书,他的爷爷、父母都在外打工,奶奶早逝。汪川日常由曾祖父照顾。为了方便联系,汪川的父母给他买了一部手机。汪川的妈妈告诉记者,刚开始,汪川每天放学后回家玩两个小时手机,一般是用微信聊天、打视频电话,偶尔打游戏。但上初中后,孩子天天打游戏,还经常玩手机到凌晨,根本管不住,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我和汪川的父亲长时间在外地,不能陪伴孩子,所以每次回来会给孩子多留一些钱,没想到他把钱基本都花在手机游戏上,我们很着急,又不知道怎么管。”汪川的妈妈对孩子沉迷手机的行为十分担忧。

    “困”在手机里的农村留守儿童并非只有汪川。在甘肃部分乡村地区,记者采访时发现,放学后,不少农村留守儿童都会窝在家里打手机游戏、看视频。一旦拿起手机,连家庭作业都抛之脑后。在天水东部一所乡镇学校读书的留守儿童小花告诉记者,她喜欢在手机上看短视频。“现在我还会拍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一天不玩手机就难受。”

    广东省梅州市一名乡镇干部告诉记者,镇上不少村子的村委会附近都实现了Wi-Fi覆盖。周末去村里逛的时候,经常看到不少农村留守儿童拿着手机聚集在村委会附近打游戏、刷抖音。

    此外,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农村留守儿童大多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或者曾祖父、曾祖母等隔代亲人照料。为了方便与父母联系,以及近几年上网课的需求,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丰富多彩的手机网络世界让缺乏父母陪伴和引导教育的农村留守儿童逐渐陷入手机“漩涡”。

    “掉”进手机之忧

    为什么农村留守儿童会手机成瘾?过度沉迷又会产生哪些危害?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手机沉迷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消极影响反映在学习成绩、心理健康发展等多个方面。

    中国好人、乡村教师王翠斌已从事教育事业30年。日常工作中,他尤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采访时,王翠斌告诉记者,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让他很是痛心。“我所在的学校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跟家里的老人生活,大部分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加上对孙辈太过宠溺,也担心他们跑出去闯祸,所以任由孩子们打游戏、看视频。”王翠斌说,“不少孩子周末结束返校后,会规律性地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等现象。多年与学生相处,我发现沉迷于手机的农村留守儿童不喜欢跟同学交流,更倾向于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不能融入集体生活,更无法融入社会。”

    “手机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暴力、低俗等负面内容会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横埠镇龙山小学教师臧勇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到,长时间沉迷手机,不仅损害孩子们的视力、腰椎,还影响了学习成绩。

    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主任桑艺宵曾带领团队前往成都周边乡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手机使用情况调研。她告诉记者,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无暇陪伴孩子,这样使得被孤独感淹没的孩子‘只能去手机网络世界寻找温暖’。另一方面,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限制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交友范围,导致孩子形成内向腼腆的性格,身边没有现实中的朋友,甚至被孤立,于是沉迷手机网络交友等。”

    合力守护祖国的花朵

    当下,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成为阻碍其成长的“绊脚石”。那么,如何有效防止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网络素养?这是社会各界需要合力探索的命题。

    上海茂泰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诸东华给出建议,他表示:“目前我国涉及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法律规定多数属于原则性、框架性的规定,当下以及未来还需有关部门尽快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提出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具体措施。比如针对网络游戏运营商,要落实实名制、游戏时间限制等的规定,一方面要求相关企业研究、开发或采用更多、更有效的技术手段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另一方面防范企业利用各种技术和非技术的手段规避法律规定,并要对违反法律规定的企业施加更多的法律处罚,使得其无法从违法中获益。”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张瑞平于2022年、2023年在河南、山西调研农村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手机使用情况等。她告诉记者,根据调研结果来看,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现象依然普遍。“将掉进手机里的‘农村留守儿童’打捞出来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张瑞平表示,“第一,从家庭来讲,父母要给留守儿童更多积极的回应,利用手机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温暖互动,推动孩子与其形成情感联结;第二,学校应加强留守儿童手机使用管理,帮助留守儿童了解手机使用的利与弊,引导他们健康合理地使用手机,培养他们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第三,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讲,父母的陪伴减少,同伴的陪伴作用就十分重要。学校应该多引导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进行积极的交往。第四,相关部门应多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使用的手机网络内容和渠道的监督管理。”

    王翠斌从教育教学实践中给出建议,他认为,乡村学校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课外文化活动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减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同时建议村委会和社会群团等组织,结对帮扶农村留守家庭,帮助引导孩子们提升网络文明素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当前:1版(2023年04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