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北州委始终坚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积极顺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全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注重运用新的学习平台,有效激发各族干部群众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实效,激发和释放理论武装的内在动力。
发挥制度管学优势。坚持用制度管学、述学、促学、考学、督学,年初结合实际下发《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年度重点内容安排》,严格执行《青海省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办法》《海北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笔记审阅制度》和多个配套方案,坚持分类指导、分层实施,形成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学习机制。积极推进“三会一评”制度,通过“理论研讨会”“读书分享会”“红色故事会”,改进基层组织学习方式和工作方法。研究制定《海北州关于加强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的十条措施》,将理论宣讲的主要工作细化分解为9项38条具体任务,印发《海北州理论宣讲工作责任分工一览表》。推进州级理论宣讲专家选聘工作,为提升基层理论学习宣讲打造权威“智囊团”。
发挥干部宣讲优势。积极落实“十进”宣讲工作要求,全州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在本系统和联点村讲党课等方式积极抓好各自分管领域理论学习,做到一体谋划、系统学习,深入全州30个乡镇、49个州直机关、214个行政村和28个社区,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风建设、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等专题开展学习宣讲工作。发挥基层理论骨干和驻村工作队员的“引学”作用,多维度调动各族干部群众主动学习,进一步筑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根基。
发挥网络学习优势。海北州依托“互联网+”等形式不断丰富学习载体,让各族干部群众实现链接学习、“码”上学习、APP学习。立足“两中心一平台”,发挥青海干部网络学院、法宣在线、学习强国、联通三江大讲堂、“党课开讲啦”等资源作用,依托州县媒体的技术和传播优势,开辟第二课堂,营造有空就学、有空就看的学习氛围。印发《海北州理论宣讲“空中讲堂”建设方案》,加快打造“空中讲堂”网络音视频理论宣讲新平台。通过媒体发布学习链接、视频、藏汉双语版资料等,扩大宣讲覆盖面。
发挥依靠群众优势。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注重抓好面向广大群众的理论阐释引导,海北州始终遵循“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原则,不断壮大充实基层群众理论宣讲队伍,建立群众性宣讲队伍13支,成员481人,其中祁连县从全县45个村推选出一批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转换角色”,组建“三老”人员宣讲队,获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门源县发挥“五老”人员宣讲队伍优势,从小切口讲好大故事,用家常话讲清大道理;刚察县组织热心村务、组织信任、群众拥护的老党员、老牧民,成立“德瓦尕宝”宣讲队,海晏县组建了尕布龙亲人宣讲队,这些宣讲队伍用农家话、藏语、蒙语解读方针政策、开展理论宣传,成为基层理论宣讲的一支重要力量。各县、乡(镇)还通过开设百姓大讲堂、道德讲堂、祁连山大讲堂、金门源大讲堂等,让各族干部群众走上讲台,将“我去学”变成“我来讲”。
发挥文艺宣传优势。海北州立足州情实际,以各县歌舞团、文化馆和回族宴席曲表演队、眉户戏剧团等优秀文艺团队为主要力量,组织草根达人、民间艺人、非遗文化传承人等,积极打造“理论+文艺”“文艺+乡村振兴”“文艺轻骑兵”巡回宣传等模式,广泛开展“文化搭台、理论唱戏”这种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宣传活动,用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地方特色鲜明的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文化氛围中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植入群众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