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住直播带货虚假宣传的歪风
◎ 胡新波

 

    近日,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在某短视频平台直播间,一名拥有500多万粉丝的女网红大肆推销一款号称能迅速瘦身的“减肥神药”。不少消费者被其夸张的宣传所吸引,纷纷下单购买,服用后却出现了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经市场监管部门和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这款“神药”中非法添加了处方药“苄氟噻嗪”,是一种利尿剂,过量服用极易损害人体健康。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本应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和愉悦的购物体验。然而,一些主播为了吸引流量和增加销量,不惜夸大产品的功效,甚至编造虚假信息。如某主播声称其推销的保健品“消除结节成功率达98%”,而实际上只是一款普通的茶饮品。更为严重的是,为了追求快速见效,一些不法商家甚至在减肥产品、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违禁成分,或者利用非法添加物黑名单之外的化学衍生物企图逃避监管,这样的产品通过直播带货的虚假宣传卖到了消费者手里。这种虚假宣传不仅误导了消费者,更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还给市场监管部门与警方联合侦办案件带来极大困难。

    只有刹住直播带货虚假宣传的歪风,才能让直播带货回归正轨。这需要政府、平台、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公平的直播带货环境。其中,相关行政部门需加大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一方面,要加强日常巡查和随机抽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直播带货中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投诉举报机制,鼓励消费者积极举报违规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直播平台作为直播带货的主要载体,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平台应加强对主播和商家的审核和管理,确保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于违规主播和商家,平台应采取警告、封禁账号等措施,情节严重的还应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配合调查处理。而消费者在面对直播带货的诱惑时,也要保持理性思考,不盲目跟风购买。对于宣称“立竿见影”的产品要保持警惕,仔细核查产品的来源、成分和功效等信息。一旦遇到侵权行为,消费者应勇于举报和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前:4版(2025年02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