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普通的人,若论有何“不凡”,那便是坚持阅读二十多年。在漫长的阅读时光里,沉浸于书中世界,是我认识世界的最佳方式。
在读书群中,大家每日打卡所读书籍,并附上几句感悟。我们还会相约共读一本书,我非常享受这种交流的乐趣,也陶醉于精神世界的同频共振。有网友提问:每天坚持读一本书,十年后会有怎样的体验?说实话,这个问题让我颇为震惊,一天读完一本书,光是想想就令人兴奋,但我知道这并不可行。
我曾在朋友圈发过这样一条动态:“冒昧一问,你多久读完一本书?”80%的朋友都表示惭愧,一个月都读不完一本。即使是在一个整天讨论书籍的交流群里,能在一个月内读完一本书的人也不多。有些人会立下一年读多少本书的目标,以此督促自己读书。但我不会这样做,因为我深知不能只求读书的数量,保持每周读一本书,或者时间再长一点,对我来说更为适宜。读书就如同进食,需要消化和吸收,消化后便会成为你的骨血,与你的血脉相连。
话又说回来,读完一本书需要多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何时开始读一本书。每本书的深度和厚度各不相同,所需的时间也因人而异。无论阅读速度快慢,是一天读一本还是一个月读一本,有收获才是关键,学会思考才是真正的收获。
回首当年,在手机还未将阅读碎片化的时代,读完一部长篇小说可能只需三五天,甚至更短。读书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些年是我阅读的黄金时期,世界名著、文史哲、美学艺术等,单位订阅的报刊也被我翻来覆去地看,同事们都说我“见字就看”。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总有人不屑地问我“读书有啥用”,我早就习以为常,一笑而过。读书如同修行,我发现热爱读书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比如性格平和谦逊、具备理性思维、充满好奇心、拥有理解和同理心、不人云亦云等。
“你正在阅读的书,对于你的意义,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一本本好书,弥补了我们看世界的局限性,小说中有曲折起伏的人生,美丑善恶尽收眼底;读多了历史书,会顿悟人类的渺小,以及世事的既定与多变;哲学书籍则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和眼光看待这个亦真亦假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