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组织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长期革命和执政实践中培育而成,能有效规范党员行为,激发对党组织奋斗目标的认同感,从而凝聚党内外力量,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和科学高效运转。八大党章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党章对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作出了许多新规定,要求“党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发扬党内民主”,同时强调“党的民主原则不能离开党的集中原则”,党员要“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等内容。
一、组织工作的遵循: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群众路线是党组织工作中的根本问题,包含两方面意义,一是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是正确地指出斗争方向,帮助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每一名党员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是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首先将群众分散、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这不是对群众意见的简单堆积,而是通过整理、分析、批判、概括,使之化为有系统的意见,再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党的群众路线,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归根结底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的觉悟性、积极性、创造性愈是发展,党的事业就愈加发展。与资产阶级政党相反,工人阶级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先进的队伍,能够领导人民群众,就在于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服务者,反映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
二、组织体系的依托:民主集中制的运用和完善
民主集中制不仅是组织架构和权力运行的根本原则,更是一种集中统一的党内组织文化,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团结统一、充满活力战斗力的制胜法宝,是正确解决党组织和党员、党的上级组织和下级组织、党的中央组织和地方组织等一系列重要关系的依托。民主集中制一方面要坚决纠正分散主义的偏向,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发扬下级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上级组织要善于深入下层,倾听下级组织和群众的意见,研究他们的经验,及时同下级组织经过互相商量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而不是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代替包办。下级组织则必须定期向上级组织报告工作,工作中应当由上级组织决定的问题,须及时向上级请求指示。
需要注意的是,党是一个战斗的组织,没有集中统一的指挥,就不可能取得任何战斗的胜利,一切发展党内民主的措施都不是为了削弱党的必需的集中,而是为了给它以强大的生气勃勃的基础。正因如此,需要正确认识领袖对于党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承认历史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时候,没有否认杰出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也从来没有否认领袖对于政党的作用。列宁说,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领袖是在群众斗争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工人阶级政党的领袖,不是在群众之上,而是在群众之中,不是在党之上,而是在党之中。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下,人民群众对领袖的爱护,本质上是对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的爱护。
三、组织建设的指向:党的团结和统一的坚定推进
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所在。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不仅在于党的正确主张代表着人民的利益,而且在于党同人民群众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团结了起来。而党自身的团结,则是团结人民的前提。今天党在国家工作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起着领导作用,党的状况对于国家的生活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具有更加广泛和直接的影响。巩固党的团结,维护党的统一,不但是党的利益,也是全国人民的利益。
推进党的团结和统一,需要正确处理党同国家机关及各人民团体的关系。党在国家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其领导作用的发挥应主要体现在:一是机关团体中的党员,首先从属于其党组,必须服从党的统一领导;二是对于党讨论和决定的各种方针政策和重要组织问题,机关团体中的党组负责实现党所作出的决定;三是党须认真、系统地研究机关团体工作的情况和问题,以对相关工作提出正确、切实和具体的主张,或者根据实践及时修正自己的主张,并对机关团体的工作进行经常性监督。另外,为了保持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及时帮助党员克服缺点、纠正错误,还须大力发展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建党先驱人物的社会发展观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的视角”(ZYTS2517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