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腰时,大地教我的事
◎ 董青春

    小时候上学时学唱的第一首歌曲是《劳动最光荣》,至今仍记得歌词:“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那时在农村小学校读书,每周都有劳动课。学校将校园四周的零星土地分成一块块“棋格子”,“承包”给各年级各班级。老师领着学生们分别在地里种上大豆、白菜、萝卜和花生等,每周劳动课学生们到地里除草、施肥,忙得不亦乐乎。上劳动课时老师边领着大家干活边介绍一些农业种植方面的知识,还教大家背诵二十四节气的“顺口溜”。秋天到了,各班级将收获的大豆、花生抬到集市上卖掉,得到的收入作为班费用来买书充实“图书角”,或添置卫生保洁用品,有时也购买一些练习簿子、铅笔等文具奖励给优秀的学生。

    学校每年都放夏忙假,夏忙假又称作“麦假”。芒种前后布谷叫,乡村“三夏”大忙到,俗话说“麦地动刀,老少弯腰”,“麦假”里小学生自然也不能闲着,到麦田里帮助割麦、捆麦把或捡拾庄稼地里遗落下的麦穗。麦忙假里大人们都忙着割麦、运麦、脱粒了,放牛的工作也会交给放假的学生们,于是每天吃过早饭我们将书包挂在牛背上,将牛牵到水草茂盛的芦苇荡边,几条牛趴在水塘边慢条斯理地吃着青草,我们则找一片树荫铺一些青草躺着看着小人书或听着收音机……

    暑假里,地里棉花长得正旺,也是田间棉铃虫最猖獗的时候。棉铃虫蛀食花蕾、花、棉铃,危害很大。当时发动学生每天早上到棉花地里捉虫,我们每人带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子,再找两根小树枝用作夹虫子。捉虫子时,需要仔细地观察一棵棵棉花,检查叶子、花是否有被虫子咬过的痕迹,观察叶片上是否有新鲜的虫屎,若有这些“证据”,那在这株棉花上定能捉到“凶手”,有时一早上能捉到一两百条虫子。

    秋季学期时,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去附近帮助捡拾棉花,盛开的棉花若不及时采拾,遇到阴雨便会发霉变质。我们几十个学生背着篮子,在棉花地头一字排开,一人一行分工明确,同学之间还相互较劲比赛看谁捡得快捡得多。秋阳下洁白的棉花特别醒目,拿在手里蓬松柔软,想到捡拾的棉花将被运送到工厂做成棉布、棉衣、棉被,我们的干劲更足更大。傍晚收工了,我们整齐地排好队,生产队长讲话感谢我们参加劳动帮助捡拾棉花,奖励我们每人2支铅笔,2块小糖……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在劳动中收获幸福、收获爱情、收获美好的生活,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梦想。回过头来应该感谢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我们童年幼小的心灵上播种下劳动的种子,让我们懂得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是打开美好生活之门的“金钥匙”。

    忘不了歌曲《劳动最光荣》里的歌词:“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

 

当前:3版(2025年04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