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彩礼、也不举办订婚宴,这对夫妻获网友怒赞
“95后”夫妻在婚礼前夕将16.6万元捐给学校
◎ 本报记者 王露

扫码看视频

    怎样把婚礼办得更有意义?河北省杨赞旭、董阔这对“95后”夫妻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近期,“河北新婚夫妇捐款16.6万元助学”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点赞留言:“太有意义了,好喜欢这样的结婚方式”“这样的年轻人值得咱们给点赞”……

    杨赞旭没想到他们不要彩礼、也不举办订婚宴的行为会收获如此高的关注。在他们看来,爱情的珍贵不应被物质的枷锁束缚。

    2007年,杨赞旭和董阔相识于石家庄市辛集镇育红中学。同为班长的两人常常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并成为了好朋友。之后的青葱岁月里,厚厚的一摞信件见证着两个人的成长,每一个人生低谷期都有对方的陪伴鼓励,每一次突破自我后都有对方的欢呼。两人最终在2020年确定了恋人关系。这些信件代替钻戒,成为婚礼仪式当天双方交换的信物。

    “既然我们的故事从校园开始,如果能对母校有所贡献,也算是完成了我俩年少时‘顶峰相见’的承诺。”思索良久,杨赞旭脑子里冒出了捐资助学的想法。杨赞旭说:“我和董阔都出生在普通家庭,都是从小地方走出来的孩子,深知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尤其是科技人才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

    4月16日,距离杨赞旭和董阔婚礼仅剩5天,两人把16.6万元善款捐赠给河北省希望工程,用于包括辛集育红中学在内的4所中小学建设“科技萌娃”实验室。实验室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学校科学教学硬件配置。

    对于他们的决定,双方家长都非常支持。杨赞旭的母亲李焕新笑着说:“俩孩子是一起长大的同学,能尽自己的力量来回馈学校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李焕新告诉记者,杨赞旭从小就是一个暖心负责、有主意的姑娘。杨赞旭在国外做交换生时,得知老家的梨滞销严重,果农只能把梨子倒进羊圈里喂羊时,杨赞旭觉得心疼,于是做了50张小纸条,写上自己的名字、电话、邮箱,拿着家乡产的鸭梨、皇冠梨照片,到当地果品批发市场档口挨个“求合作”。

    没想到,第二天,一位华人老板就打来了电话。杨赞旭花了一周时间,把货物品控、运输代理、商品检验检疫、海关清关、银行开户等信息流程理顺,顺利拿下订单。7年来,杨赞旭每年向国外销售6000余吨梨果,累计带动2000余户果农增收。

    “只要条件允许,帮助果农也好,捐资助学也好,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都会选择继续去做。”谈到未来的计划,杨赞旭一如既往地坚定。

当前:A1版(2025年05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