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早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蜀都大道总府路上,车流如织。在红旗连锁超市总府路店,阳光斜斜地洒进来,店长洪霞身着鲜红色短袖工装,挺直腰板,穿行在货架间。这家店地处市中心,除零售业务外,还承担着团购和配送等复杂任务。洪霞今年52岁,24年来,她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将自己的岗位淬炼成一个“传递温暖的窗口”。
苦练本领做好服务
2001年8月,从部队退役的洪霞应聘来到红旗连锁超市。最初,她在武侯区浆洗街店做收银员。工作一天要站8小时,小腿肿胀,还要面对识别假币、账目核对等难题。她不但没有放弃,还苦练本领,休息时反复练习点钞,转着看、摸着感觉,对光钻研假币识别……洪霞的业务能力突飞猛进,3个月后晋升核算员。
“超市是本活字典,得一页页翻透。”洪霞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2003年,洪霞调任高新区紫薇路店店长。她带着员工在店门口和周边小区发传单、搞促销;夜里盘点,她总是自己核对完最后一组数据才关灯锁门。
2012年升任片区主任后,她的笔记本成了“超市百科全书”:哪家店货架多高、几点客流最旺、顾客偏爱哪种零食、哪种商品最畅销,都记得清清楚楚。同事打趣她说:“她的笔记本比导航还准!”
行业不断变化,洪霞学习的脚步也从未停歇。现在,她的手机里存着十多个行业课程链接,招投标流程、消费者心理学,她都如饥似渴地学习。有人问她累不累,她笑着说:“超市就是个小社会,不跟上它的节奏,怎么服务好大家?”
货架边的温情故事
2021年7月,洪霞成为总府路店店长。在她的带领下,这个店越来越有人情味。
一天,洪霞注意到,一位老人在牛奶货架前徘徊许久。她主动上前询问,原来,老人腿脚不便,想买两箱牛奶却怕提不动。她立刻叫老人留下地址,随后安排店员送货上门。后来,老人每次来店里,都要跟洪霞唠唠家常。
还有一次,一位大爷站在面粉货架前,面露难色。原来他想买一袋25公斤的面粉,却担心搬不回去。洪霞了解情况后,主动留下老人的住址,并说:“大爷,您放心,以后不管买多少东西,我们都给您免费送!”
“多帮一把,就能让老人们的生活更方便些。”她笑着对记者说。
2023年的一天,收银台上突然多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洪霞发现后,立刻调取监控查看,原来是一个年轻人遗落的。于是将电脑妥善保管。没多久,一女子急急忙忙进店,询问有没有看到一台电脑,洪霞将电脑完璧归赵。电脑失而复得,女子眼眶瞬间红了:“里面存着很重要的资料,要是丢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当一位外地游客想带些成都特色纪念品回家,却不知如何挑选时,洪霞化身导游,从火锅底料介绍到熊猫玩偶,不仅介绍商品特点,还分享背后的文化故事,让游客满载而归,直夸在这家超市感受到了成都的热情。
超市门口的“黄金陈列区”,被洪霞放上了2张长椅,改造成“爱心驿站”,让走累的人在这里歇歇脚。而且,超市内部员工加热饭菜的微波炉、饮水机,也都免费提供给环卫工人和快递员使用。
环卫工人赵师傅说:“洪店长像家人一样亲切。这里提供方便,使我能喝上热水、吃上热饭,非常感谢!”
诚信容不得半点含糊
“诚信是超市的命根子,容不得半点含糊。”洪霞说。手机里装着临期食品预警系统,但她仍坚持“双保险”,时常对商品进行人工复查。每天晨会后,她都带着店员对商品进行检查,该下架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下架。“无论如何也不能丢掉顾客对我们的信任。”她说。
店员阳晓梅记得,有位顾客买了一箱牛奶,过了几天,顾客来店反映其中一盒可能是运输过程中挤漏了。顾客说,买牛奶已经过了几天,他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店里反映情况,对店里退换货并没有很大的期望。谁知,店长洪霞听了以后,立刻帮顾客更换了牛奶。
洪霞毫无保留地传授工作经验,做好“传帮带”,手把手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店长。紫荆店店长刘艳与洪霞相识20年,“刚入职时是洪姐蹲在地上教我按品类、颜色、高度对商品‘三维定位’。”她回忆说。
刘艳告诉记者:“她像一位严厉的老师,也像一位亲切的姐姐。她教会我,管理不是发号施令,而是帮大家解决问题。”即便两人不在一起工作,刘艳遇上难题问洪霞,依然会得到耐心解答。
夜幕降临,总府路店的灯光依然明亮。洪霞站在收银台前,目送最后一位顾客离开。她对记者说:“超市不仅是卖货的地方,也是传递温暖的窗口。我愿继续守在这里,用每一次真诚服务,让这份温暖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