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是红军长征的重要地标,镌刻着“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的英雄史诗。5月13日,“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雅安行启动,由媒体记者、专家学者、青少年学生、文艺工作者和志愿者代表组成的五支队伍,在雅安市石棉县、雨城区、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以沉浸式体验+互动式交流方式,在重温峥嵘岁月和追寻先辈足迹中汲取奋进力量。
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记者看见,红色基因的传承与现代文明的图景在此交织,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精神画卷。
红色血脉在这里赓续——
5月13日上午,“五支队伍”全体队员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一场“铭记光辉历史”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纪念馆内开展。
“很多年后,所有的名字都会淡化,只有那种豪气和勇敢,那种革命精神,能够永远流传下去!”红军后代、开国上将李聚奎之子李生雨,讲述着父辈的故事和个人的经历,让队员们感受到红军精神在后代身上的延续。演讲结束后,李生雨摘下帽子,整理衣着,站在李聚奎的照片下,与父亲隔着时空合影。
近年来,石棉县紧扣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部署,高质量建成安顺场长征红军文化遗址公园,高标准打造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全景式呈现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历史。
从纪念馆离开后,“五支队伍”来到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由特殊党费援建的学校——石棉县七一中学参加思政课展演活动。“强渡大渡河”历史事件亲历者后人代表现场讲述革命故事,展示了石棉县传承红色基因,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发展的优秀成果。
“这样的演出很有意义。”李生雨告诉记者,“我们要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是薪火相传,这是永不褪色的革命精神。”
自2019年起,石棉县常态化开展“红军强渡大渡河历史文化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共向全县中小学生赠送《中央红军长征越过大渡河》读本3万余册,开展红色历史文化知识进校园专题讲座207场次,成功举办了六届“弘扬红军长征精神·争当有志青少年”读书演讲比赛,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文明新风景从这里启程——
踏着先辈的足迹前行,目之所及更多的是如今的幸福景象。5月14日,在川藏自驾游0公里出发点、国道318的中心点——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以下简称318大本营),记者和游客一起共赴了一场文明之约。
在318大本营的入口,由老解放牌汽车轮胎构筑的巨型“零公里”地标门巍然矗立,与广场上31.8米高的三极塔形成历史与未来的对话,几名游客正在入口处排队拍照打卡。从江苏连云港骑着摩托来到318大本营的游客程梦颖不仅给自己的同伴拍照,还热心地帮助其他游客拍照。“有缘遇见,我们就是朋友了。”她笑着告诉记者,“我们互相帮助,互相提供情绪价值,让我们的旅途都更愉快嘛。”
在房车营地,游客达成了文明共识——车主们将车辆整齐排列,车头一致向外,不能及时丢弃的垃圾都放在房车门口。上午9点,来自北京的游客方丽蓉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她在丢垃圾时,看到地上有一个散落的包装盒,便顺手将包装盒捡起来丢进垃圾箱。“我们在318大本营住了一晚,这里风景美、环境干净、设施齐备,还不收费。昨天晚上10点后,游客们就基本上进到房车或帐篷里休息,没有特别吵闹。”方丽蓉告诉记者,这次在318大本营过夜,体验感非常好,“这么好的环境,我们也该珍惜爱护。”
文明来自好习惯的养成。为了维护好文明风景线,雅安市时常开展多形式的文明传播活动,引导游客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号召当地群众积极劝导和制止身边不文明行为;提议旅游企业开展文明告知、提醒、劝导活动,及时纠正游客不文明行为,引导文明旅游。
当一辆辆房车、汽车驶离318大本营时,记者注意到,大家都是有序地排队离开,营地里再次恢复了干净和安静。这趟始于文明的自驾之旅,让318大本营成为了文明旅游的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