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焦虑传递给孩子
◎ 冯兴方

    女儿上一年级,书面作业不多,偶尔周末会有点练字的作业。女儿书写还不错,既有质量也有速度,我和妻子平时很少催促她写作业。

    这学期开学以来,作业量没有增加,但女儿的书写质量却差了很多。经过观察,我注意到女儿用来写作业的时间很仓促,她很想在短时间内完成作业,导致心浮气躁,书写潦草。考虑到女儿的年龄,我没放在心上。

    又一个周末,女儿直到周日晚上才写作业,字迹潦草得没法看,让她擦掉重写,书写的质量也没提高。

    周一,语文老师把周末书写质量好的作业拍成图片发到了班级群。妻子看后很是焦虑:“这样下去可不行,学校不给布置作业,我要给她布置作业。”我却觉得没有必要,女儿的书写基础本来就不错,只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她一定能写好。妻子却坚持己见,当晚就给女儿布置了一页纸的练习书写的作业,还敲着桌子提出了好几项严厉的要求。女儿硬着头皮写完了,我看后觉得是女儿现阶段的最高水平了,刚夸了一句,妻子就夺了过去,眼睛像放大镜一样扫描,硬是被她找出几处写得不太规范的地方。女儿修改了好几次,妻子都不满意,擦的次数多了,作业纸被擦出了一个洞,妻子误认为是女儿有意为之,用手指点了一下女儿的额头。女儿顿时两眼蓄泪,但又不敢哭出来,鼻翼急促地上下抖动。妻子一拍桌子吼道:“你还有理了?”吓得女儿身体一抖。

    我急忙起身,站在她们中间,使眼色让妻子离开。妻子也意识到刚才的动作吓到了孩子,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我把女儿拉到身边坐下来,帮她擦着眼泪。过了好一会儿,女儿抬起头来,小声地说:“爸爸,我现在是不是落后了同学很多呀?妈妈肯定认为我不行了!我该怎么办呢?”听到女儿这么问,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妻子内心的焦虑,已经传递给了女儿。

    我拿过写字本,指着说:“你看,你的书写和以前相比,并没有落下,只是这学期学习态度出了问题,总想用很少的时间写作业,这就造成你的书写马虎潦草。如果周末能用充裕的时间来书写,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我的语气平和,指出了问题的症结,女儿的情绪慢慢安定下来,她向我保证说:“爸爸,我会把写作业的时间提前的,不会再拖到周末晚上了。请你和妈妈放心。”

    事后我和妻子进行了一番长谈,妻子也意识到了自己不应该把焦虑传递给孩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无限地把问题放大,让原本认知能力有限的孩子更加无所适从。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不良问题,家长的心态平和更为重要,在合适的时机予以积极的引导,就可及时“止损”。

 

当前:6版(2025年05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