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领域以党建为引领 培育文明风尚的路径分析
◎ 雷媛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三新”领域(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在成都市的经济体系格局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城市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这些领域不仅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员,为他们提供了众多工作岗位,还以其灵活的经营模式和创新的发展理念深刻影响着城市的社会结构与文化生态。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市民幸福感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以党建引领“三新”领域培育文明风尚,将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有机结合,对于促进成都市“三新”领域的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党建引领“三新”领域培育文明风尚的积极意义

    近年来,“三新”领域发展迅速并且形式多样化,但组织架构和思想建设相对薄弱,而党建的介入能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三新”组织的内部管理,引导组织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行业氛围,促进从业人员文明素养的提高。通过开展一些如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能进一步增强“三新”领域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推动相关行业文明的整体进步,同时营造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党组织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党组织将理论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三新”领域的日常运营和员工行为中。通过党建引领“三新”领域培育文明风尚,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成都市“三新”领域文明风尚培育现状

    组织建设迟滞化。目前部分“三新”领域的党组织覆盖率较低,一些新兴企业、社会组织因规模小和人员流动大等原因导致相关党组织建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即便目前部分领域已经成立了党组织,但是也仍存在少部分组织架构不完善或者组织内部相关职责不清晰等问题,且其党组织内部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和枯燥,相关活动多停留在上级文件传达和会议学习上,未能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与“三新”领域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难以让从业人员对党建工作产生真正的理解和认同。

    价值认同浅表化。当前,在“三新”领域组织内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方式多是以横幅标语、宣传手册等传统方式为主,这些方式由于缺乏创新性与互动性而难以吸引“三新”领域从业人员的注意力,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在宣传过程中,部分宣传内容与“三新”领域从业人员的实际工作和生活关联度较低,无法引起从业人员的共鸣。此外,“三新”领域中的一些企业或者组织在制定内部规章制度时,未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等充分融入进去,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贯彻未能真正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员工的行为准则。

    参与动能低阶化。目前开展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与“三新”领域从业人员的实际工作和生活联系不紧密。例如,部分活动聚焦于宏观层面的理论知识宣讲,没有充分结合新兴就业群体如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面临的交通安全、服务规范等实际问题,会让从业人员认为活动内容太过于空泛而难以对活动产生较大的参与热情。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也是一个方面,“三新”从业人员往往工作节奏快且时间不固定,即便他们有意愿参加这些活动,也会因活动时间安排与其工作时间冲突而放弃。此外,活动组织方在发布活动信息时多以公告栏、内部通知等方式为主,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渠道,使得很多从业人员对活动信息了解不足,导致关于活动开展的信息覆盖面有限,这样容易使得大量潜在的参与者错过活动,不利于文明风尚在“三新”领域的培育和传播。

    党建引领“三新”领域培育文明风尚的路径

    扩大党组织的覆盖范围,筑牢思想根基。结合“三新”领域的行业特点采取单独或联合创建、区域共建等方式确保党组织的全面覆盖,在党组织组建过程中要选择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及群众基础好的人才担任党组织书记,并在党组织书记的带领下加强党组织班子成员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丰富党员活动,如线上党课、线下主题党日活动等,从而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与精神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通过定期培训、考核评价等方式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党员整体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激励党员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行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组织内部建立党员示范岗、划分党员责任区,以党员的实际行动带动“三新”领域全体从业人员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

    加强价值观融入,增强文化认同。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来打破传统宣传模式的局限性。制作内容贴近“三新”领域从业人员工作和生活的视频,以视频形式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使宣传内容更具有直观性和吸引力;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直播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学者进行在线解读和分享,在直播中解答从业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疑问,通过这种双向互动的方式增强从业人员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借助企业相关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文章和案例,方便从业人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三新”领域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在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之中明确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在“三新”领域行业内部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并设置相关主题展览、文艺表演等环节,通过参与相关活动使从业人员切身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三新”领域文明风尚的形成。

    优化活动要素,提高参与热情。深入了解“三新”领域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特点,并围绕其关心的热点问题精准设计活动内容。比如为外卖骑手举办“交通安全与文明配送”主题活动,设置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和一些文明配送案例分享等环节,让骑手在活动参与中增强行车安全意识,为网约车司机举办“文明行车与礼仪”主题活动,通过一些案例警示、文明知识问答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行车安全和礼仪等方面问题,更好的提升“三新”领域从业人员的文明素养。同时,充分考虑“三新”领域从业人员工作时间的灵活性特点,优化活动时间安排,可分批次分时段开展活动,并通过数字赋能,提供直播、录播等多种参与方式,使得因工作原因无法到场的从业人员也有机会参与活动。此外,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活动信息的宣传和推广。可在微信公众号提前发布生动有趣的活动预告,制作精美的图文、视频等吸引从业人员关注,邀请行业内的知名媒体号进行活动前期的宣传推广,借助其影响力扩大活动知晓度,还可在“三新”领域从业人员集中的场所张贴宣传海报或者发放宣传手册,提高活动信息的覆盖面。

    结语

    以党建引领培育“三新”领域文明风尚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未来成都市“三新”领域需坚定不移的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行业内的深度融合,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同时要紧跟当下数字化发展步伐,积极借助数字化技术平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更生动更持久,推动“三新”领域文明风尚建设持续深化,为超大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系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党校讲师;本文系2025年度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系统调研项目课题《破局与重构:新时代成都“三新”领域党建工作的困境破解与制度创新实证研究》(DY2025026))

 

当前:3版(2025年05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