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当洛乡草原上,60岁的南拉才让正在调试数字放映机,幕布前已坐满牧民。这位全国道德模范全年要保证每个村月月有电影可看,平均每年放映470余场,行程超过4万公里,虽气候恶劣、高寒缺氧,但他始终坚守岗位。
近年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以文化为纽带,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日常,2024年通过22期《风采玛沁》人物专访,充分彰显了新时代玛沁各族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时代风貌,34期《遇见玛沁》向外界有力展示了玛沁自然风光、人文地理、民俗文化和市井生活等,社会反响强烈。微电影《57公里》将上世纪70年代抗美援朝老兵陶振华带领群众手凿公路的壮举搬上银幕,这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作品不仅斩获青海省微电影展优秀奖,更通过无障碍版本让视障人士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影片中,藏族青年干部尕玛与现代工程师重走57公里公路的镜头,串联起两代人的奋斗记忆。
在玛沁,平凡人的善举同样闪耀。“五星级文明户”泽郎木滚虽然残疾,却积极参加社区活动,用清澈嗓音播撒希望;上海援青干部、玛沁县人民医院院长朱鑫璞,带领团队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培养本土医疗人才,被当地群众称为“上海好曼巴”(藏语“上海好医生”);玛沁县人民法院法官索南措,扎根基层28年,成立巡回法庭,深入偏远牧区提供法律服务和普法宣传……
“玛沁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因无数普通人的坚守与善意而直抵人心。在这片离天空最近的土地上,玛沁人用最朴实的行动证明:真正的文明,从来都是细水长流的温暖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