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夏时节,走进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刘庄镇友谊村,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新农村美景:宽敞亮丽的道路,干净整洁的村庄,绿树环绕的新型社区,欢乐开怀的村民……在这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背后,是该村文明乡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近期,友谊村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
培育新理念 建设新家园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新农村,生活质量不比城里人差,每天心里都美滋滋的!”生活在友谊社区的赵福康老人对如今的生活很是满意。
该村注重培育新理念,打造新型农村社区“红色邻里”党建品牌,组建“666”服务帮,18名党员志愿者常态化开展为民服务,确保5分钟内响应村民需求,不断织密红网格,激活红细胞,牵好红纽带。村里专门成立了老书记工作室、村民调解室、有事好商量工作室,设立警网融合工作室,重新修改制定了友谊村“村规民约”。
弘扬新风尚 共享新生活
友谊村打造了全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设置党建馆、村史馆等阵地。深入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将文明公约、村规民约等有机融合,将道德讲堂、理论宣讲融入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送戏、送健康、送服务等文化惠民活动,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该村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建立2000多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社区医务室等。“所有村干部都在一楼大厅办公,办公面积虽然小了,但服务效率提高了,与群众的心也贴得更近了。”村党总支书记徐艳对服务群众深有体会。
探索新实践 建设新友谊
友谊村不断探索文明村建设新路径,真正让文明乡风建设落细落实。村里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为载体,先后开展法律讲座、文明礼仪、移风易俗、防诈骗知识等讲座、宣讲活动50余场次,培训村民30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助力乡村振兴。
该村将志愿服务融入文明村建设全过程,全村10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文艺演出、关爱困境儿童困难老人等文明实践活动,营造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
下一步,友谊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动能,凝聚人心、振奋精神,不断提升村庄秀美“高颜值”,树立文明乡风“新标杆”,全力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