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场婚事,彩礼、宴席等得花十几万元,现在有了红白理事会帮忙张罗,简办下来省了一大半,日子也更踏实了。”7月14日,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孟庙镇村民李大姐对村里的新风气赞不绝口。近年来,漯河市郾城区以“规范化引领、常态化推进、特色化落地”为抓手,推动破除婚丧嫁娶陈规陋习,让文明新风融入城乡。
郾城区民政局联合多部门出台《郾城区婚丧礼俗规范指引》,明确婚礼彩礼上限、宴席桌数、随礼标准等“硬杠杠”,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纳入村规民约。在殡葬服务领域,强化宣传引导,开展“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绿色殡葬我先行”等主题活动,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倡议书、开通咨询热线等方式,普及生态安葬、节俭治丧理念,累计覆盖群众2万余人次。同时,建立“一约四会”监督机制,全区141个村(社区)均配备红白事监督员,对超标操办行为及时进行劝导。
打造“线上+线下”宣传矩阵,线上推送政策解读、典型案例等内容;线下组建“文艺宣讲轻骑兵”,吸纳50余名民间艺人,将移风易俗内容编成戏曲、三句半等乡土节目,在集市、广场演出。同时,以好媳妇、好公婆、文明家庭推选等活动为载体,传承弘扬良好的家风家教,选树出18个先进典型人物。借助这些“看得见、学得到”的榜样力量,推动群众实现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
郾城区还推出免费集体婚礼服务,形成“政府搭台、新人参与、社会助力”的婚事新办模式。区民政局联合团委、妇联等部门,策划举办集体婚礼,为新人提供免费化妆、婚纱租赁、礼仪主持、场地布置等“一站式”服务,用实际行动打破“婚礼必须大操大办”的旧观念,让“轻彩礼、重感情,简仪式、重内涵”的婚俗新风蔚然成风。
如今,在郾城城乡,彩礼“瘦身”、宴席“减量”、厚养薄葬的新风尚日益盛行。未来,郾城区将持续深耕移风易俗“责任田”,让文明节俭的理念稳稳走进群众心里、融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