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就在“家门口”
——江苏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房上村见闻
◎ 本报记者 漆世平 文/图

房上村家门口就业基地。

“家门口”食堂就餐。

房上村村景。

房上村村景。

    仲夏时节,自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城区出发,沿徐贾快速通道驶入转型大道,再向西行约1公里,便来到了橘瓦白墙的房上村。

    近年来,房上村坚持“产业强基、治理塑形、文明铸魂”的发展思路,以多元举措为民惠民利民,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高。今年5月,房上村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称号。

    “家门口”实践 举步即至

    在房上村一组与四组之间,有一座“幸福里小院”。这座由村集体老农机站蜕变而来的院落,便是房上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第一实践点。

    走进小院,爱心理发区,志愿者手中的推剪轻灵舞动,为一位大爷理出清爽的发型;爱心洗衣区,洗衣机轻快运转,志愿者正细心熨烫衣物;书法室内,墨香氤氲,几位爱好书法的村民凝神运笔……68岁的孟现才是“幸福里小院”的常客,他笑着说:“一得空就来,练练字,跟老伙计们唠唠嗑,心里舒坦!”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房上村党总支书记刘光付介绍,近年来,房上村通过盘活集体用房、租用村民闲置住房等方式,打造了4个“举步即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实践点观影休闲、棋牌娱乐、家门口就业等服务功能齐全,义诊理发、草根秀演出、榜样服务、晚间影院等文明实践活动长年不断。

    “实践点冬有暖气、夏有凉风,瓜子水果常备,功能场所常用,村民都愿意来。”刘光付笑着说,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在实践点的烟火日常中悄然生长。

   “家门口”就业:助民增收

    毛绒玩具缝制、线束加工、煎饼制作……房上村村委会北侧,由村里的闲置幼儿园改建而成的家门口就业基地一片繁忙。

    “早上送完孩子上学,走路10分钟就到基地。”走进家门口就业基地机工缝制间,35岁的村民李兰正在缝制毛绒玩具,“在这里上班,时间自由,家顾上了,地没荒,每个月还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日子更踏实。”

    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解决村民既富“脑袋”,又富“口袋”问题,房上村聚焦宝妈、无技能人员和弱劳动力等低收入群体,于去年10月打造了集就业、休闲、娱乐、研学于一体的家门口就业基地。基地通过统一培训、统一供货、统一制作、统一结算的“四统一”管理运作,提供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就业、顾家、务农“三不误”。此外,基地还设置了儿童娱乐、家门口课堂和暖心助餐等服务功能,免去就业人员后顾之忧。

    “基地吸纳带动本村和多个周边村100余人就业,村民每月增收900-3000元。”刘光付笑着说,特别是本村70岁左右赋闲在家的老人在基地灵活就业,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家庭收入,还融洽了婆媳关系,助推了邻里和谐,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

    除了家门口就业基地,房上村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第二实践点,设立了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在高粱秆盖帘、八角馍盘、宝宝虎头鞋等特色手工制作的基础上,拓展提供美甲点钻、毛绒玩具缝制和灯镜球贴片等手工制作项目,解决了30余人就业问题。

    “家门口”食堂:传递新风

    “出餐了!”正午时分,伴随着一声吆喝,房上村“家门口食堂”飘出阵阵饭香。豆腐炖肉、冬瓜虾米、杂粮粥……老人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一边享用着荤素搭配的可口饭菜,一边聊着家常。“这热乎饭,走几分钟就能吃上,闺女在外打工也放心。”83岁的村民孟现珍笑得合不拢嘴。

    “食堂菜谱每周更新,采取套餐服务模式,基本套餐为一荤一素一汤。”刘光付介绍,食堂为特困供养人员、90岁以上老人、重点优抚对象及烈属等免费提供午餐,为70岁至89岁老人提供特别优惠,80岁至89岁老人每餐收2元,70至79岁老人每餐收3元。对于行动不便无法到食堂就餐的村民,村里还组织志愿者每日为其提供免费送餐服务。

    更值得一提的是,“家门口食堂”还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为周边7家企业配餐送餐,年均增收约30万元,为食堂持续运转注入“活水”。

    “家门口食堂”所在地,也是房上村的移风易俗大厅,大厅墙上,“文明操办红白事标准”赫然在目:宴请规模不超过20桌,宴席标准不超过800元,宾朋随礼不超过500元……“村民可以在这里置办酒席、举办婚礼。”房上村红白理事会理事长李忠普介绍,移风易俗大厅自2019年建成使用以来,共承办红白事160余场,每年为村民节省50余万元,有效遏制了攀比浪费之风。

    依托移风易俗大厅,房上村还定期开展电影放映、道德讲堂、“贾汪草根秀”、相亲会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空间承载的功能日益丰盈,文明新风的种子在活动中悄然播撒。

    从“幸福里小院”的贴心服务,到就业基地的忙碌身影;从家门口食堂的暖心餐食,到移风易俗大厅的文明新风,房上村以“家门口”为笔,绘就了一幅物质与精神共富的幸福图景。村子美,生活富,精神足,好日子就在“家门口”,成为房上村村民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当前:A3版(2025年07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