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 “假期快乐成长营” 花样带娃
◎ 李振维 庞通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自2021年创新推出“假期快乐成长营”项目以来,通过持续运营,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家庭参与”的假期托管服务体系,成功破解假期孩子看护难题。

    “我们就像‘需求快递员’,既要收集呼声,更要把需求变成课程。”“假期快乐成长营”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学校线下座谈会、走访调研等方式,三年累计收集家长诉求1200余条,从“希望有作业辅导”到“想学传统手艺”,从“担心安全问题”到“期待职业启蒙”,这些声音成为课程调整的“指南针”。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海南区打出组合拳,精心搭建起多元共治教学团队,从辖区中小学选拔35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负责课业辅导与德育课程。同时,借力团委“返家乡”志愿服务计划,每年招募40名返乡大学生担任“大哥哥营长”,通过“大学生带你看世界”系列课程,把高校见闻、职业规划讲给孩子们听。此外,他们还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退伍老兵、企业工程师、心理咨询师等62位“民间达人”加入“特色讲师”阵营,形成“资深教师传知识、青年学子引视野、行业专家授技能”的“一老一少一专”立体化师资矩阵。

    针对青少年成长需求,“假期快乐成长营”项目团队在课程设计上突破传统托管模式,形成三大特色课堂——

    在传统文化方面,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设扎染工坊、漆扇绘制等互动课程,还特别策划年俗体验、花馍制作等实践活动。

    在科技教育方面,依托辖区工业优势,联合供电分局开展“电力小达人”课程,带领学生动手制作简易发电机;与科学培训机构合作举办机器人争霸赛,通过“消失的小红球”“会跳舞的摩天轮”等实验揭示科学原理。据了解,近年来,这样的“实践创造”课堂已开展120余场。

    在红色教育方面,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三个一”红色教育体系更让课堂延伸到实景——“一堂课”听抗美援朝老兵讲战场往事,“一次研学”走进第一党支部纪念馆看老照片、摸老物件,“一场实践活动”用画笔记录“三线”老厂房的沧桑。

    海南区文明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海南区将建立常态化需求收集机制,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家庭”多元共治模式,让“假期快乐成长营”从“试点探索”走向“常态运营”,持续为青少年成长护航。

当前:2版(2025年07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