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午后,阳光毒辣辣地晒着。街边的梧桐叶子蔫蔫的,蝉声一阵高过一阵。我从菜市场出来,手里拎着刚买的菜,目光却落在了街角那方小小的瓜摊上。
瓜摊不大,支在一棵歪脖子槐树下,几块木板搭成的架子上,摆着西瓜和哈密瓜。摊主是个五十岁出头的男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草帽,坐在小马扎上低着头,像是在打盹儿。脚边放着一个塑料水壶,旁边竹篮里装着几个没吃完的馒头。
我走过去挑了个西瓜。他揉揉眼,起身称重,动作慢,却很稳。称完,他抬头看我,眼神清亮。我随口问:“这瓜甜不甜?”他笑了笑:“你放心,我种的瓜,不甜不要钱。”语气里满是自信。
正要付钱,忽然看见他身后遮阳布下,放着一本书。封面磨破了边,书脊也有些脱线。我顺口问:“你也看书?”他点点头说:“闲着也是闲着。”语气很平常。
我多看了一眼,封面上隐约写着《平凡的世界》。一时来了兴趣,问他:“看得怎么样?”他擦擦手,小心地拿出书,翻到折角那页:“昨晚刚看到孙少平在煤矿那段。”说话时,他的眼神亮了一下。
我站着听他说了几句书里的事,不急不缓,语调平和,像在讲相识的老友。他告诉我,小时候家里穷,没上几年学,后来跟着父亲种地。但从小喜欢看书,看邻居孩子的语文课本,借来抄,晚上点煤油灯读。现在日子好些了,就自己买些旧书,赶集摆摊带着,等顾客时翻几页。看书能让我心里踏实。
我突然有些感动。眼前这个人,日晒雨淋地守着一个瓜摊,生活并不轻松,但他却在瓜架底下,用一本旧书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我买了瓜,道声谢,转身离开。回头望时,他又坐回马扎上,草帽盖住半张脸,像是睡着了。但那本书,还静静躺在他身边,沉甸甸的,压住了整个夏天的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