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木市“向阳花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进第十六中学。李春利 摄

神木市“向阳花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进神木市第十三中学。(神木市委宣传部供图)
“以前总盯着孩子成绩,亲子矛盾不断。参加‘家长学校’后,才明白好家风比分数更重要。”神木市第十三中学学生家长王女士感慨道。自陕西省神木市于2022年启动“向阳花开”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以来,这项聚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创新实践,正以春风化雨之势,为神木市10万余名青少年铺就健康成长之路。
直面痛点
破局“内卷”育新人
当“成绩至上”的内卷风席卷教育领域,部分青少年在高压学习中出现厌学、心理脆弱等问题,家庭教育错位与思想道德教育缺位成为突出短板。
“不能让孩子只懂课本,不懂生活;只看分数,不重品格。”为此,神木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牵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具体负责,整合公安、教育、司法等多方力量,创新性推出“向阳花开”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项目以破解家庭教育痛点为突破口,紧扣“崇善、知善、行善、扬善”的核心,通过“家校社”协同发力,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和创新开展活动,构建起涵盖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法治教育等多维度的育人体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多元实践
搭建成长“立交桥”
3月16日,在神木市第十三中学的“家长学校”里,一场关于“读懂青春 规划未来”的专题讲座在学校操场开讲。作为项目首批示范校,这里依托清华北大状元成长案例研发了课程体系,线上110节微课程随时学,线下8场沙龙面对面聊,以“互联网+”让家庭教育打破时空界限,已让90%的参与家长掌握了科学育儿方法。今年,第七中学示范校的启动,将实现中小学教育全覆盖。
“既能当‘小小检察官’,又能玩VR法治游戏,这样的课太有意思了!”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学生们沉浸式体验着别样的实践课。项目通过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等50场主题活动,让法律意识在互动中扎根学生们心中。而针对50名家庭教育讲师开展的专业培训,更让科学教育理念有了“扩音器”,目前第二期培训已在筹备中。
从爱国主义宣讲到青春期健康教育,140余场主题活动精准对接需求;从涉案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到抗挫折能力培养,10场预防教育筑牢成长防线……“向阳花开”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以丰富的实践载体和多样的实践模式,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从学校课堂延伸到家庭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硕果芬芳
共筑成长“生态圈”
“孩子主动和我分享学校趣事了”“班级里欺凌苗头少了”……项目实施三年来,1000余场活动覆盖10万余人次,带来的变化清晰可见:亲子冲突少了,家庭氛围更暖了;学生更自信了,抗挫折力提升了;社会参与多了,育人合力形成了。
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念下,道德模范走进校园讲身边故事,退役军人带着孩子们追溯红色记忆,文明家庭代表分享家风传承故事……全社会共同织就的关爱网络,让未成年人在耳濡目染中涵养品格。“现在学生不仅成绩稳了,眼神里的光也更亮了。”神木市第十一中学的一位老师说。
向阳而生,逐光而行。神木市“向阳花开”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用系统化设计破解教育难题,以常态化实践厚植成长沃土。这片土地上,每一朵“小花”的绽放,都在展示着新时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也积蓄着无限力量,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