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互联网医疗科普的种种乱象,着实令人担心,不仅违背医生职业伦理,更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误导公众、敛财牟利。
假如任由“自媒体”盛行的虚夸歪风,大范围渗透进网络医疗科普领域,势必导致严重的后果。当虚假信息充斥网络,公众将难以分辨真伪,可能因轻信“偏方秘方”延误治疗,或因夸大宣传而盲目用药。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歪风还会大幅度降低公众对专业医疗机构的信任,如果网上“江湖郎中”的谣言,比三甲医院的科普更吸引眼球,如果伪科学观点在网络空间大行其道,不仅污染网络生态,更对公众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这种现象,还会毁了“自媒体”医疗科普光明的发展前景,也让医疗科普和医患交流失去一种好方式。互联网为医患沟通搭建了便捷桥梁,专业医生通过科普传播权威知识,公众借此获取科学健康信息,这本是双赢的局面。但若放任虚夸歪风蔓延,真正有价值的医疗科普内容将被淹没在“噪声”中,公众对网络医疗信息的信任度将大幅下降,最终导致优质科普作者流失,医患交流的良性生态遭到破坏。
医疗科普容不得半点虚假,科学传播容不得丝毫忽悠。规范医疗科普,避免医疗科普沦为“流量生意”,必须出实招、下狠招。此次四部门联合出手,彰显了整治乱象的坚定决心,也为行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唯有平台切实履行审核责任,医疗机构加强从业人员管理,监管部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才能让权威、专业的医疗科普脱颖而出,劣质虚夸的内容再无生存空间,“自媒体”医疗科普从此由乱转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