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南大学硕士毕业后,张晓萍便入职安徽省马鞍山市马钢技术中心炼铁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炼铁研究所技术研究员、副所长、所长,致力于铁前工艺技术研发与生产攻关。17年的摸爬滚打,让她一步步成长为技术领军人物。张晓萍带领团队在烧结球团领域节能降耗和配矿降本方面作出卓越贡献,获得10多项省、市、公司科研成果奖,并获国家专利30余项。
针对铁矿石资源特性复杂、大型烧结机横向均匀性差、上部和边缘烧结矿质量差等问题,张晓萍带领团队开发出大型烧结机调优提质技术,形成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工艺技术,经第三方公司评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她创新提出同化层厚度量化铁矿石同化性能的评价方法,开发了基于铁矿石液相生成能力的匹配调优新技术,指导不同铁矿石的使用和烧结优化配矿。她开发了基于烧结机尾断面形态及过程参数分析的质量在线判定系统,改善烧结过程中横向均质效果。还开发了大空间、分段独立控制的安全均匀喷加焦炉煤气烧结技术,解决了料层表层容易生成脆性结构的问题,消除烧结料面喷加焦炉煤气易着火爆炸的安全隐患。
2019年获批省属“538英才”后,张晓萍发挥高端人才作用,致力于大型烧结机高效烧结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开展烧结机制粒效果及能耗差异等研究,提出稳产降耗技术的基本思路,实施后烧结固体燃耗降低,烧结过程中的废气排放量降低,对改善环境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开展烧结机合理用风诊断与优化、烧结机风箱风量合理分布等研究,发现影响烧结机保质增产的主要问题,实施措施后烧结矿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为高炉稳定高产提供有力支撑。
面对下游需求疲软与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双重挑战,钢铁行业正步入“减量增质”的高质量发展时期。针对国内外新兴矿种的不断涌现,张晓萍秉持生产稳定、降低铁前成本的核心理念,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并成功开发出新矿种近60种,其中20余种高性价比新矿种投入生产配用,显著降低烧结原料采购成本。目前,张晓萍正带领团队攻克减碳技术难题。
张晓萍还始终践行“传帮带”理念。她通过项目实战、学术交流、跨界协作等方式,压“重担”练“筋骨”,培养出10余名技术骨干,所带团队先后斩获“发明创业奖”银奖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