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一对情侣在长沙岳麓图书馆少儿阅读区躺地搂抱超过10分钟,不少孩子好奇张望。事发现场有志愿者在岗,却未予以干预,家长们对此提出不满与质疑:“成年人亲密接触,不看场合吗?”
情侣之间的私密互动,显然不该发生在满是孩子的公共阅读区。图书馆少儿阅读区是滋养童真、传递文明的场所,在此处不加掩饰地展现过度亲密行为,既是对公共秩序的漠视,更可能给未成年人带来错误的行为示范。
随着社会观念的开放,人们的情感表达确实少了过去的拘谨,但“豪迈”绝不等于“放纵”。公共空间的核心属性是共享,它要求每个置身其中的人都遵守基本的行为准则,比如在地铁里不大声喧哗,在餐厅里不肆意浪费,在图书馆里保持庄重……这不是对个性的压抑,而是对公共秩序的呵护,对他人的尊重。
对于“不雅激情戏”在公共场所上演,道德谴责已显乏力,亟须制度层面的约束,以筑牢文明防线。在我国一些城市的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中,已明确禁止“做出不雅及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其中便包括过度亲密的举动。相关制度明确了清晰的边界,再辅之以有力的惩戒,公共空间才会真正成为文明的载体,而非失范者的舞台。
“发乎情,止乎礼”,这句古训至今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情侣间的爱情值得珍视,但表达方式必须兼顾场合与他人感受。公共空间具有“社会观瞻”效应,少数人的越界行为可能形成不良示范,若任其蔓延,最终损害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
文明的养成,既需要个体的自觉,也需要规则的护航。期待更多城市能加快完善公共空间行为规范,让“守礼”成为每个人的自觉选择。唯有如此,公共空间才能真正回归其应有的纯净与和谐,让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尊重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