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共和县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村支书领着大家搞合作社,村民腰包鼓了;社区帮困难户看病、找房,乡亲们直呼:“感谢政府办了这么多好事!”
草原轻骑兵巡演、非遗社火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服饰秀线上吸睛43万+,连村史馆都成了带娃“忆苦思甜”的热门地,文化活了,乡亲们精气神倍儿足。
高价彩礼、大操大办消失了,搞卫生、做公益就能攒分换日用品,大家有矛盾还有志愿者上门“灭火”。村民感叹:环境美了,邻里和了,风气正了!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乡村振兴看得见摸得着!
为民办实事筑牢乡村振兴“幸福基石”
走进第七届“全国文明村”——倒淌河镇次汗达哇村,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勾勒出人和景美的乡村新图景。
依托羊产业,村里建起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全村羊、耕地、草山均已入股。“合作社现有4500只母羊,年出栏4100余只,按每只羊800元算,年底预计收益328万元,纯利润可用于村民分红。”村支书、合作社理事长多杰才让说,村里还引导有能力的村民和无畜户从事饲草料种植加工、藏羊养殖销售等,带动就业18人,实现年均收入3.31万元。
在倒淌河镇蒙古村,村医才让措毛每周两次上门为村里老人量血压、测血糖,在健康档案里详细记录数据,成为蒙古村为民办实事的生动缩影。
在恰卜恰镇城南社区,异地户口的才让措带着两个孩子,因病致贫后,社区协调民政部门为其申请临时救济,纳入低保,报销了其去外地看病的4000多元医疗费,还申请了廉租房,让她的生活重归安稳。“感谢政府办了这么多好事!”才让措的话语道出心声。
共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拜成龙表示,共和县聚焦民生所需和群众急难愁盼,用心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今年截至目前,全县转移性就业12211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71.83%;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5315人,完成率110.73%;累计投入补助资金4632.6万元,惠及学生共计17546人次;持续推行脱贫人口就医“六减免”政策,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医保参保率、四种慢病签约履约率均达标准。
文化建设激活“精神密码”
文化建设为共和县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能,更提振了群众精气神。周末假日,县、乡镇文化馆、图书馆成为共和人的热门打卡地。
共和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格日措介绍,近几年,县文化馆深化总分馆制,11个乡镇分馆、99个村级服务点实现资源共享,乡镇文化站设阅览室、排练厅,2024年接待群众3万人次。“草原文艺轻骑兵”活跃在牧区、景区、连队,石乃亥镇的格萨尔说唱培训基地发挥带头作用。今年上半年,县文化馆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非遗社火巡游、文化三下乡、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活动118场次,举办的安多卫视“蓝宝石之夜”演唱会暨“和美共和”服饰秀吸引43.6万人次观看,助力品牌建设。
村里的文化气息也很浓厚。在廿地乡切扎村,文化广场长廊贴着有关乡村振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老人闲谈、村民健身,一派祥和。“这是易地扶贫搬迁点,2018年,村里的101户贫困户安置于此,文化广场已成村民休闲娱乐主阵地,既满足精神需求,又提升文化素养。”共青团切扎村支部书记桑豆太说。
村史馆里,陈列着旧时的农具、牧民的传统服饰、泛黄的老照片,还有墙壁上记录着村庄发展历程的文字。桑豆太说:“牧民常带孩子来此,在讲述过往中传承乡土文化、汲取奋进力量。”
同一时间,一场农牧民运动会正在切扎村旧址的草原上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廿地乡439名农牧民选手身穿五彩霓裳,在拔河、射箭、赛马等项目中竞技,运动会成了文化展示与各民族情感交流的舞台。
共和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干事王志伟认为,文化建设如纽带,凝聚起牧民群众,让共和县既有“颜值”更具“内涵”。
移风易俗引领乡村振兴文明新风
移风易俗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也是净化风气、推动城乡文明的关键抓手。多年来,共和县多措并举推进移风易俗,成效显著。
共和县融媒体中心以培育文明新风为核心,依托微信公众号推出《移风易俗树新风》系列短视频,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理念融入其中,“我们还开设专栏,不定期推送政策解读和典型经验,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移风易俗注入宣传动力,进一步推动文明新风尚在城乡落地生根。”共和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更措吉说。
结合“三治四化双提升”治理模式,共和县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放移风易俗藏汉双语宣传册,并发挥“德治建设+积分奖励”机制作用,以铁盖乡上合乐寺村“积分+三治”、沙珠玉上村“有礼有结”积分超市为典型,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设10个兑换点,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环境更美了,邻里更和谐了,乡风更文明了。”上合乐寺村一村民感慨。上合乐寺村驻村指导员索南拉旦表示,低保户、低收入家庭等群体参与公益劳动、完成卫生整治等即可获得积分换取生活用品,“这种方法让村民从‘被动管理’变为‘主动参与’,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此外,“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新模式进一步引导农牧民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尚。在倒淌河镇蒙古村,遇到邻里矛盾、家庭纠纷等,调解委员会第一时间联合志愿者小组迅速介入,并第一时间上门调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广受村民好评。
共和县将持续发力,激活乡村内生动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愿景在共和大地上绽放更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