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文秀表示,内向、不爱社交,但希望通过“盲盒社交”的方式,获得一个和他人交流、沟通乃至宣泄的渠道,也许是许多参与者的内心独白。
社交是一种必需品。能参与到“盲盒社交”,说明大家依旧是有勇气的。在高强度、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下,很多人的内心是脆弱的、焦虑的,情绪也有点不太稳定,他们在面对熟悉的圈子时容易背负着各种顾虑,于是走向“盲盒社交”,从陌生人中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年轻人喜欢不确定性。物质世界已经很难在年轻人心里激起什么波澜,陌生的不确定感,才能引起他们的好奇。“盲盒社交”正好符合了年轻人的口味,他们喜欢开辟新的空间,探索新的交友潜能,与一群陌生人相处,有时候反而更舒展、更流畅,碰撞出更多火花,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盲盒社交”的自由度更大。这样的新型社交方式不需要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随时走近,也可以随时抽离。与熟人相处时,往往需要考虑说话的态度、方式以及后果,这对于有点“社恐”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内耗。而“盲盒社交”则不需要考虑太多,可以主打一个“随兴”,合则聚,不合则散,毫无压力。
(据上海黄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