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残疾的他带领残疾人握紧“云饭碗”
◎ 本报记者 王露

扫码看视频

    走进福建省龙岩市搏赢残疾人服务中心,近万平方米的空间被蓬勃的生命力填满。50多名云客服正专注地敲击键盘;直播间里,曾经足不出户的残疾人正对着镜头侃侃而谈,自信地推销着家乡好物。站在“搏心中梦想,赢美好人生”的主题文化墙前,中心创始人陈建国向记者讲起了他和中心的故事。

    3岁时,陈建国罹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脚残疾。16岁时他当起了珠宝加工学徒,没力气踩脚踏风,就每天暴走几公里,经过半年魔鬼般的训练才把双脚练出力气。21岁那年,陈建国已经在龙岩开了7家珠宝店,买了房买了车,完成了人生的一个小目标。2006年,他投资一千多万元开办了龙岩市帝尊珠宝有限公司。

    全国自强模范、全国残疾人“自强创业之星”、龙岩市道德模范等荣誉接踵而至,陈建国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同时也希望帮助和带领更多残疾人自强自立、共同致富。

    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扶残助弱献爱心行动中。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陈建国瞄准了互联网孵化模式。2017年他自筹资金牵头创办了龙岩市、新罗区残疾人互联网孵化基地,注册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龙岩市搏赢残疾人服务中心,陆续引进阿里巴巴云客服、菜鸟云客服、手工艺品制作等项目,提供工单审核、智能调优、在线服务等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同时,搭建直播平台,为残疾人提供互联网创业就业服务。

    创业维艰,对陈建国来说尤甚。由于身体缺陷带来的行动不便,看场地、走审批等事情要耗费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之前的公司开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去做这么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身边的人不理解,也不看好,甚至劝阻他。随着时间的推移,碰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大,但陈建国从没动过放弃的念头。

    每当他看到身边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难以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他们的茫然和无助让陈建国更加坚定、更加执着地去办好孵化基地。8年来,陈建国在这个创业基地陆续投入了超500万元。这份坚持也得到了回应,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及残联组织纷纷伸出援手,提供了宝贵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目前中心已成功创建龙岩市、新罗区残疾人互联网孵化基地和龙岩市、新罗区残疾人直播电商基地,培训了1634名残疾人,直接帮助了1228名残疾人实现就业,间接引导4000多名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成功就业。

    7月6日,身高仅90厘米的“玻璃娃娃”郭羽容和她的丈夫拍摄了婚纱照,照片溢满了甜蜜。今年是郭羽容在中心工作的第8年,从最开始只是做云客服到如今担任云客服老师、基地抖音部主管等,她带出了1000多名学员,实现了爱情事业双丰收。她说:“千言万语也道不尽心里的感谢。”郭江龙出生时大脑缺氧窒息,医院建议放弃治疗,光是病危通知书,他的父亲就签了十几张。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郭江龙虽保住了性命却被认定为一级肢体残疾,无法站立,也无法正常写字。如今,他不仅考取了云客服工号,还能同时兼顾多个平台岗位,月收入稳定在两三千元。

    “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这几年很多残疾人完成生活重建,从这里出发,回归社会,走上自强自立之路。”聊起这些年来的发展,陈建国眼里闪着自豪的光。

 

当前:1版(2025年08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