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红火的滋味

    窗台上摊开一片灼目的红,那是秋日阳光慷慨赠予的热烈。望着家中堆积的辣椒,妈妈笑着说:“做酱吧,让这辣味陪我们过冬。”于是,一段属于我们母女的辛劳与甜蜜,便在厨房的烟火气里悄然铺陈。

    洗净的辣椒带着水珠,在竹匾里躺了两日,阳光与清风耐心地带走了多余的水分。当指尖触碰到它们微皱的表皮,便知是时候了。我将红彤彤的果实细细切碎,辛辣的气息在空气里升腾弥漫,眼睛也熏得微微发热,却仿佛被这热烈的生命力所点燃。撒入盐粒和冰糖,如同为这即将封存的热烈,悄悄埋下时间发酵的伏笔。

    我们将辣椒碎末小心翼翼灌入洗净的矿泉水瓶,轻轻旋紧盖子,放入冰箱。六个小时的等待,终于启封,舀出一勺——舌尖瞬间被唤醒:酸是活泼的前奏,甜是温柔的抚慰,脆是爽快的应答,而辣,则是生命最本真的底色,在口腔里燃起一团小小的、欢腾的火焰!

    自此,餐桌上便多了一抹浓烈的风景。无论是白粥、面条,还是馒头,只需点染上这一抹艳红,便仿佛被注入了滚烫的灵魂。家人们的笑容与称赞,是佐餐最动听的声响。原来最浓的滋味,并非来自精妙的食谱,而是源于亲手封存阳光与辛劳的虔诚,源于将自然的馈赠化作舌尖温情的智慧。

    这瓶朴素的自制酱料,盛放的不只是辣椒。它封存了母亲智慧的低语、指尖劳作的温热,以及全家人围坐时那被辣味烘托出的、格外暖融的欢颜。原来最深的幸福,有时就沉淀在这亲手酿造的、一勺滚烫的人间烟火里——它无声宣告着:唯有汗水浸润过的果实,才配得上生活最醇厚的回甘。

    江西省芦溪县麻田镇中心学校

    六(2)班  罗清玉

    指导老师  刘根萍

 

当前:7版(2025年08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