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整治占座值得“抄作业”
◎ 余明辉

    近日,武汉东西湖区图书馆对占座读者发放温馨提示条,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发帖称,第一次因在图书馆内暂时离座而被“贴条”,提示上写明:“若未能在30分钟内归来,您的座位将被调整给其他有需要的读者。”此举获得许多网友点赞,并希望推广此做法。

    据馆方工作人员介绍,这项服务已推行3年,并非强制清座,原则上,如果工作人员判断读者离座超过1小时,便会放置提示卡,但会结合时间段与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例如,午间就餐会自动延长评估时间,若读者短时离开或物品较多会延后处理。

    图书馆的座位作为公共资源,一直面临着分配与利用的难题,在一些热门图书馆常常是一位难求。占座现象的存在,使得资源紧张的矛盾加剧。“占而不坐”的行为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也破坏了图书馆资源使用的公平,损害了其他读者的权益。

    图书馆整治占座行为,是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必要举措。公共资源具有共享性,其价值在于让更多人受益。当座位被长期无端占用,资源的使用效率就会大打折扣。通过设定适当合理的离座时限,能够促使座位快速流转,从而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从读者体验角度而言,整治占座行为,营造了公平、有序的阅读环境。谁都希望在需要使用图书馆资源时,能够顺利找到座位安心学习。而占座乱象让不少读者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寻找座位,甚至为了占座而起早排队。如今,个别图书馆的整治行动让大家看到了公平竞争的希望,只要遵守规则,就能平等获得使用座位的机会。

    此外,武汉东西湖区图书馆在整治占座过程中,采取柔性管理方式,也为其赢得了民心。比如并非机械地执行30分钟规则,而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灵活处理,既维护了规则的严肃性,又体现了对读者的尊重,避免了因强硬执行而引发矛盾冲突。这个“作业”值得抄。

当前:3版(2025年08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