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市大丰区推动市民课堂进乡村、进社区、进文明单位
35堂课暖城乡,知识与欢笑留在群众心里
◎ 薛飞平 胡楠 徐雪

万盈镇群众进行戏曲体验。(盐城市大丰区文明办供图)

    “以前血压高时,不知怎么从饮食上调理,今天听了讲座才明白,原来日常饮食对控制高血压有这么多讲究!”拿着记满笔记的本子,刘庄镇村民李阿姨的感慨,道出了“丰有约·市民课堂”带给群众的真切收获。近日,由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文明办牵头开展的“丰有约·市民课堂”进乡村、进社区、进文明单位文明实践活动正式收官。

    从6月启动到8月落幕,“市民课堂”带着35堂特色课,走进24个镇村、社区和文明单位,用“基层点单、课堂送单”的贴心模式,把实用知识、文化乐趣和暖心服务实实在在地送到群众身边。

   乡村课堂  农忙间隙的“及时雨”

    “丰有约·市民课堂”一进乡村,就精准踩中了村民的需求点。

    近日,在万盈镇益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戏曲老师的到来让小院子热闹起来。叠好的水袖、精致的戏服摆了一桌,老师先演示水袖翻飞的弧度,再教台步迈动的节奏,最后一句一句唱着戏词。村民纷纷上前试穿戏服,学着捏起水袖的一角,跟着节奏迈出步子,虽然动作生涩,却笑得格外开心。“以前只在电视上看戏,没想到自己也能穿戏服唱两句,太有意思了!”村民王大叔激动地说。

    小海镇新圩村的课堂则透着“安全感”。在生命急救课上,讲师搬来模拟人,跪在地上演示心肺复苏:“一定要把握好黄金抢救时间,像这样双手交叉按在胸口。”村民们围得密密麻麻。分组实际操作时,大家轮流上前按压、练习开放气道。连年过六旬的张奶奶都凑上前:“学会这个,万一家里人有急事,我也能搭把手!”

    帮村民管理健康的“贴心课”也有很多。在体重管理课上,老师用“消耗一碗米饭的热量需要多少运动量”的通俗例子,教大家算“热量账”;在高血压防控课上,老师结合老人们的饮食习惯,给出“少盐多菜、常散步”的具体建议……没有晦涩的术语,全是简单实用的办法,农忙间隙的这堂“及时课”,成了村民心里最踏实的“补给”。

    社区课堂 邻里间的联欢联谊

    “揉面要揉光滑,煎的时候火别太大,不然外皮焦了,里头还没熟!”在大丰区朝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式面点课的香气飘出老远。讲师站在桌前,手里揉着面团,居民们围着桌子,跟着一步一步做:有人揉面时力气太小,旁边的邻居伸手搭把劲;有人调馅时盐放多了,大家一起出主意解决。不一会儿,第一锅“韭菜合子”出锅了,居民们你递我一个、我分你一半,边吃边聊。“以前总做不好,今天跟着学,终于会了!”“下次咱家包饺子,你也来尝尝我的手艺!”原本不太熟络的邻里,因为一堂面点课热络起来。活动室里的笑声和香气,成了社区最暖的烟火气。

    大新社区的整理收纳课上,老师带着居民“改造”家里:“衣帽间里,换季衣服用真空袋收起来,常用的挂在显眼处,找的时候就不用翻来翻去。”居民们拿着手机拍老师的示范,还把自家衣柜的照片发给老师“求指导”;新德社区的美妆造型课上,老师教大家用简单的手法化妆;人民社区的抖空竹课更热闹,老人们带着孩子一起学,空竹在绳子上转起来,发出“嗡嗡”的响声,社区广场上满是欢笑声……

    这些“家门口的课堂”传授了技能,融洽了邻里情。课后常有居民说:“以前大家都不怎么说话,现在一起上课、一起聊天,今天你送我一盘饺子,明天我帮你收拾东西,感觉像一家人了。”

    单位课堂 职场中的“解压课”

    大丰区“丰有约·市民课堂”进单位,成了职场人最期待的“解压现场”。

    在邮政公司的活动室里,插花课让职工们兴致盎然,各色鲜花摆了一大桌,老师教大家“高低错落、主次分明”的花卉搭配技巧:“主花放中间,配花围着绕,叶子插在旁边补空隙。”职工们拿着剪刀修剪花枝。原本因忙碌而紧绷的脸,慢慢舒展开来。“平时上班节奏快,盯着电脑看一天,这会儿摆弄花草,感觉身心都放松了。”

    刚插好一束向日葵花的小张,没忘记在朋友圈发个美照,不一会儿评论下方满是点赞。

    数据局的健康讲座讲的全是“办公室能用的招”。讲师站在投影仪前,指着颈椎的示意图说:“久坐半小时,就起来做‘米字操’,头慢慢往上下左右动,每个方向停3秒。”讲师还带着大家一起做。有人笑着说:“平时总忘了动,今天跟着学,以后工作间隙就能练!”

    大丰区委党校的八段锦课更显惬意。老师站在院子里,动作慢悠悠地打起来:“起势要沉肩坠肘,呼吸要匀。”职工们跟着抬手、转身,一呼一吸间,平日里的工作压力也跟着释放了。课后,不少职工围着老师要动作视频,想把这堂“解压课”延续到日常。

    35堂课,堂堂有新意;24个点位,处处有温暖。从乡村里的戏曲声、急救课的实操声,到社区里的揉面声、欢笑声,再到单位里的插花剪枝声、打八段锦的呼吸声,“丰有约·市民课堂”用一场场贴近需求的活动,把知识变成了“能用上的本事”,把课堂变成了“有温度的空间”。

    接下来,大丰区文明办将把“基层点单、课堂送单”的模式持续做细做实——村民想要“种庄稼的技术课”,就找农业专家来讲;社区居民盼着“家电维修课”,就请维修师傅来讲;单位职工需要“情绪管理课”,就找心理老师来讲……相关负责人表示,“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课,让‘丰有约·市民课堂’一直‘在线’,帮大家把日子过得更有滋味、更有盼头。”

 

当前:B3版(2025年09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