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一套旧沙发,倒贴300元!”——这不是玩笑,而是当前许多城市居民面临的现实。调查发现,由于专业回收渠道匮乏、需征收高额清运费,废旧家具正成为居民生活中“甩不掉的包袱”,如何为它们找到环保又经济的归宿,成为城市治理的新考题。
同是废弃物品,命运却截然不同:废旧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不仅能被轻松回收,甚至还能“变现获利”;而庞大的废旧家具却连“付费丢弃”都困难重重。这种鲜明的反差,令许多人不禁发问:为何唯独家具的“退休”之路如此举步维艰?
困局
为什么废旧家具“倒贴钱也没人愿意收”?
目前小型清运公司在处理居民废旧家具时,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对于还有残余价值的旧家具,清运公司会向居民支付一笔回收费;少数体积大、重量大且没有回收价值的大件家具,需要居民向清运公司支付搬运费。
不少人在网络上反映,小家电好处理,但遇到大件且已经报废的物品,回收师傅也不愿带走,这时候只能和其他人一样,直接在大街上找个空地扔掉。
在山东济南诚基中心,被丢弃的沙发摆在停车场靠墙角落,社区不少地方也成了“临时仓库”。小区保安表示,这种被丢弃的沙发、床垫在小区有很多,粗略计算有近百件。“太破旧的家具没有价值,就算支付费用,回收人员也不愿处理。”
大多市民面临的是一场“成本、渠道、服务、便利性”的多重困局——处置成本高,经济负担重;处理渠道少,信息不透明;只收好卖的,不管难处理的;自行处理障碍多,存在风险。
不少废旧家具属于大件垃圾,在物流运输环节,运输成本更高。“废旧家具等大件垃圾在回收后的暂存与拆解,都需要占用宽敞的场地。”成都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秘书长谢香兰提到,以成都为例,城市周边的场地成本都比较高,这也加重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也有相关从业人员透露,代扔一张废旧床垫,物流成本差不多要80元,人工成本则至少需要50元,利润过低宁愿不接单。
贵州省锐意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垃圾分类委员会主任兰亚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城市大件垃圾“大多游离于废品回收体系之外”。
探索
从“代扔”转变为再利用?
既然扔不掉,那么可不可以现场就回收利用呢?
已有部分社区探索建立旧家具等大物件的收运体系。在武汉汉阳区琴断口街道七里一村社区内,一处资源共享屋内摆放着床垫、桌椅等旧家具。
七里一村社区党委副书记黄宝莉说,针对大物件处理问题,社区于2022年在一处自发形成的大物件堆积空地上建起了资源共享屋。每周三集中投放,每周四集中取用。
资源共享屋的墙上贴着一张公约:居民可投放旧家具等建材资源,不能投放生活垃圾,有需求的居民可来此“淘宝”,闲置超15天的资源会被送到“待清理区”清理。
“长期未被取用的物品,集中交给专业的资源处理公司。”黄宝莉说,居民“淘”剩下的物品集中运走,节约运费。
2024年,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强社区回收网点建设,扎实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设置废旧家电家具暂时存放点。定期组织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家电家具销售企业上门回收废旧家电家具。
上海一家平台打造了“互联网+家电回收”平台,专注于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回收。该平台针对行业小散乱、消费体验差的痛点,实现线上下单5分钟响应,2小时上门。
成都在“碳惠天府”小程序上线了“大件垃圾回收”一对一上门搬运服务,除需自己支付人工搬运费,垃圾清理、运输、处置等环节的费用都由政府补贴“买单”。
解局
从“负担”到“资源”还有多远?
如果想在二手平台上低价转让二手家具,哪怕定价低廉也不容易。不少人在网上表示,小物件还好,涉及大家具,哪怕在二手平台上表明可免费自提,一旦不能送货上门,便少有人问津。
处理废旧家具,目前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有偿的上门搬运服务,其间产生的费用则普遍遵循“谁产生谁付费”原则。
有效控制物流成本、提升再生资源利用率,或许是突破口。
对此,四川森锐航物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深有体会。“目前我们的家具回收业务实现了盈利。”该公司总经理尚勇军解释道,由于公司还长期从事家具的仓储、配送、安装业务,所以能在“送新”的同时“取旧”,节约了人力和物流成本。同时,回收的家具经拆分后,海绵运送到再生资源市场、木材运送到木材加工厂,再生资源利用率可达80%以上。
尚勇军算了一笔账:以一张旧床垫为例,公司会收取80元代扔费,拆分所得的材料在再生资源市场可售得约20元。两者相加后,扣除50元的人力和物流成本,且在不考虑仓储等其他成本的情况下,每张床垫能有50元利润。
废旧家具的再利用虽然很难,但依然值得去做。其背后的关键在于:打通一条回收、处理、再利用的完整链条,并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将服务模式从单纯的“代扔”转向资源化再利用。
“建立健全大件垃圾全链条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统筹建立覆盖投放—运输—集中拆解—再利用的完整链条。”贵州省锐意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垃圾分类委员会主任兰亚军建议,将大件垃圾收运处理纳入规范化轨道,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职责,科学测算发布回收清运指导价格。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教授刘建国指出:“家具生产商、销售商可能也要逐步承担起大件垃圾的回收责任。”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生产企业承担更多回收利用责任,降低企业回收成本。
尽管挑战仍在,但我们已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不少成功案例与地方实践表明,“废旧家具”不是终点,而是资源新生的起点。最终跨越这段距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每一位消费者的共同发力。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将分散的试点经验和个案成功,整合为标准化、规模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当处理废旧家具不仅带来环境效益,更产生切实经济效益时,这段距离便将真正被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