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老战士,原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政府招待所所长侯朝寿同志已离开我们35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他的许多事迹现在回想起来,仿佛是昨天的事情。
窗外,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61年前,也是立秋后的中秋时节,下着雨,我们矿区政府招待所来了一位瘦小个儿、戴一顶小草帽的老头。当时招待所都是平房,院子也不平整,为了不让水灌进屋里,老头一来就与我们一起用扫帚扫水,用火钳捅下水道。泥水溅得他成了花脸也不肯歇一歇,直到把积水处理完他才回到屋子里。一开始,我觉得这老头儿挺勤快的,以为是来打扫卫生的清洁工。第二天,上级领导来开会宣布,他就是我们招待所新上任的所长,老红军战士侯朝寿!一位走过长征、带领战士火烧阳明堡机场的英雄竟是这样平易近人,这样扑下身子与民同干,使我们对他更加敬重。
又是一个秋雨潇潇的下午,我拖了一屋子的地后,拖布的铁丝开了,部分布条脱落了,我便顺手将其扔到了垃圾点,想换个新拖布,恰好侯老路过此处,他把那个拖布掂了掂、前后瞅了瞅,二话没说就把它拿回自己的办公室,找来钳子和铁丝,把拖布重新绑好,先在自己办公室拖了拖,看挺好使的。这才对我说:“小吕,这拖布凑合着还能使,先别领新的了,咱国家还不富裕,挣得没有省得快,能用的尽量不要扔掉。”
的确,侯老在任所长期间,他很少批评同志,但他的行动对我们就是无声的命令。在他的领导下,拖布、扫帚、簸箕、鸡毛掸子等坏了的,只要还能修,我们就自己动手修理,做到了物尽其用。
有一天晚上,我值班时发现10号房间一位南方客人肚子疼得厉害,豆大的汗珠一个劲地往下淌,我马上汇报给值班所长侯老。侯老马上与我一起拉着排子车将病人送到了峰峰矿务局总医院,并一直守护在患者身旁,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由于抢救及时,那个客人很快就康复了。临走时,客人还不忘向侯老和所里的同志致谢。侯老爽朗地一笑说:“大家都是一家人嘛,何必这么客气!”
那时的政府招待所,没有清洁工,宽阔的院落都是由服务员早晨清扫。侯老任职期间,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每日清晨他都第一个拿着扫帚到大院帮服务员清扫。每年大年初一的早晨,侯老都要对住市区的职工逐个慰问拜年,大家不解地问侯大娘:“这不是把事情搞反了吗?”侯大娘刘凤英解释道:“他这是在部队养成的习惯,逢年过节要给战士拜年。”平时生活中,他和街坊邻居相处十分融洽。侯老还兼任校外辅导员,经常奔波于矿区各中小学校,给同学们讲红军长征故事,深受人们的夸赞和尊敬。
侯老在工作上对职工要求严格,但在生活上对职工却体贴入微、关怀备至。他清正廉洁、朴实高尚、群众口碑特别好。侯老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使我们懂得了怎样做人、如何为人民服务,激励我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
1990年11月11日,侯老走了,走时很安详。近35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无法忘记这位老红军,我们永远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