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精神的根脉,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企业治理”的创新模式,将儒家思想、湖湘文化、工匠精神等融入现代企业管理,多措并举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开福答卷”。
聚焦“繁荣商贾”,营造发展良好环境。“商者,国之宝也”。企业是地方发展的主力军,无论任何时候,都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开福区坚持把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摆在重要位置,秉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理念,因企施策做实企业服务链,先后出台了“产业高质量发展20条”、产业发展母基金等系列政策,创新设立“福企码”服务平台,常态开展“四联四促”“政企恳谈会”等系列活动,去年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271个,切实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截至目前,全区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8.68万户,聚集“四上”企业922家、上市企业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7家,2024年税收过亿元楼宇18栋,入选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指数标杆城区30强。
突出“以文促商”,厚植企业精神内涵。开福区充分发挥文化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作用,积极邀请区内企业代表参加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大力开展“书香开福·开卷有福”学习、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进”工作进企业课堂等活动,通过举办主题文创沙龙、国学授课、专题培训等活动,引导企业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让企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汲取养分,赋能发展。同时,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治理相融合,设立“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治理”研究中心,举办企业家国学研修班,帮助企业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精髓,构建独特的企业文化内核。比如,湖南省沙坪建设有限公司始终将“以诚为本、以信取胜”作为企业发展的宗旨和理念,把“诚信建设、诚信经营”摆在战略位置,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其成功经验在全省推广。
注重“人尽其才”,激活发展澎湃动能。《尚书·咸有一德》指出“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对人才的选拔培育既要德配其位,也要才配其位。近年来,开福区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深入实施人才兴区“五五工程”,开展“美美与共·双向奔赴”开福合伙人系列引才行动,组建高校校友会联盟,建立湘商人才库和湘籍校友人才库,常态化推进县级干部联系走访高层次人才工作机制,构建“大人才”格局。截至目前,全区企业、党政等各类人才总量突破20万,市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313人,位居全市区县(市)首位。同时,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先后举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青春夜校开课啦”等系列培训,不断提升企业人才能力素养。
勇于“革故鼎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指引,更能激发企业创新创造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开福区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培育创新文化,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依托国防科大全力打造长沙·开福科创谷,引进重大科创项目171个,布局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等高端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企业、高层次人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稳居全省前列;成功举办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湖南赛区选拔赛,让创新氛围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激励着广大企业在创新浪潮中转型升级、勇立潮头。比如,辖区企业长重机器秉承中国传统工匠精神,专注高端装备研发,其自主研发的智能输送系统填补国内空白,产品远销海外,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又如,电商企业快乐购运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市场策略,精准分析消费者需求,打造个性化供应链,2024年营收突破10亿元,成为全国领先的电视购物品牌。
做到“慎终如始”,筑牢安全坚固防线。《易经·既济》有言:“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体现的是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彰显的是未雨绸缪的前瞻思维。近年来,开福区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聚焦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网络安全等领域,先后组织全区各类企业开展了“安全生产文化大讲堂”“网络安全进企业”文化沙龙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良好氛围。2024年,全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火灾火情实现全线下降,为全区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共长沙市开福区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