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兴文县 告别“无事酒” 拥抱新生活
◎ 本报记者 罗园

    “斩陋习,树新风,力行在肩!念春晖,谢烛光,恩情如山!出乡关,砺壮志,学成必还!”前不久,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僰王山镇的一场集体升学礼上,21名考上大学的学子佩戴荣誉绶带,齐声宣誓,场面庄重而热烈。这场不摆宴席却满载祝福的仪式,正是宜宾市兴文县以创新文明实践为突破口,推动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吹遍苗乡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兴文县通过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告别陈规陋习,拥抱文明新生活。集体升学礼就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前办升学宴,讲排场、比阔气,让不少家庭不堪重负。”一位家长李涛对昔日大操大办“无事酒”十分抵触。如今,兴文县各地纷纷举办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集体升学礼,用掌声和祝福替代喧嚣的宴席。学子们走红毯、集体宣誓、签名留念,许下不负韶华、回报桑梓的青春誓言。家长们表示,这样的活动既省心又热闹,更有意义,既保留了喜悦与感恩的内核,又摒弃了铺张浪费的陋习。

    在倡导文明新风的同时,兴文县注重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麒麟苗族乡推出的“麒老融融”集体生日活动,为61名高龄老人举办了温馨的集体庆生活动。镇村干部将传统寿宴转变为公益聚会,不收礼金、不摆宴席,只传递真诚的祝福和温暖的陪伴。

    九丝城镇则开展了“九寿同辉、岁月留影”公益摄影活动,为76名高龄老人免费上门拍照、制作纪念册,用镜头定格幸福瞬间,让孝老敬老不拼排场,重在用心。村民潘桃摆放好“全家福”相片,笑得合不拢嘴。

    为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兴文县创新推出了积分管理制度。周家镇各村设立了“生活积分超市”,对主动抵制大操大办、积极参与移风易俗的家庭给予积分奖励。村民们可以用积分兑换生活物资,这种“小积分”撬动“大文明”的做法深受群众欢迎。村民陈其红表示:“现在没人再比谁家酒席办得大,而是比谁家更文明、谁家积分多。”今年以来,周家镇已累计兑换价值3.8万余元的物资,群众参与热情高涨。

    如今,在兴文县,勤俭节约、崇尚荣誉、孝亲敬老等文明新风尚已经深入人心,不仅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明力量,更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前:A3版(2025年09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