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将写有“不乱扔垃圾”等文明宣传标语的卡片,贴在“我家的文明瞬间展示墙”上;一个个废旧瓶子在孩子们手中被绘制成彩色艺术品,变废为宝……沉浸式互动活动来到居民“家门口”,让文明成为可感、可触、可参与的生活体验。9月20日,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我们身边的文明事儿”进院落活动,分别在成都市成华区双桥子街道双林社区和府青路街道李家沱社区开展。
在双林社区,居民杨洁带着孩子参加活动,她表示:“活动很有意义,让孩子在动手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文明知识。”在李家沱社区,12岁的毛子骞认真聆听文明安全用电知识后说:“原来不规范用电这么危险,我今天学到了好多!我会把这些知识讲给班上的同学们听。”
今年以来,成都市已累计开展超过1200场“我们身边的文明事儿”进院落活动,将文明新风送到居民身边。活动中,成都市围绕“玩中学、学中做,文明理念‘活’起来”“有技术、够专业,实践形式‘新’起来”“结对子、常陪伴,邻里关系‘暖’起来”,通过设计新颖的文明互动游戏,开展“游戏式”的文明倡导、“专业化”的贴心服务、“定制化”的邻里关爱,将文明实践转化为市民喜闻乐见的参与方式。
不仅如此,成都市还充分发挥高校志愿者、亲子家庭及专业人士的特长优势,将美术、设计、安全科普等专业知识融入文明实践,让文明实践“有专业含量、有情感温度”。
针对独居老人、青少年等群体,成都市也积极开展“敲门行动”“作业辅导”等定制化的文明实践活动,推动社区从“陌生人社会”向“温情共同体”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