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近年来,许多国有企业已将文明创建纳入党建目标考核体系,通过卓有成效的党建引领文明创建,有力地推动了新时代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新时代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必须正视并解决当前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包括“党建热、群建冷”等组织断层与活力不足以及职工参与创建率偏低等迫切问题。
本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框架,揭示党组织政治资源与群团组织群众资源的互补性,提出三维联动模型(党委顶层设计—群团精准落地—职工深度参与)在相关试点工作中取得突破性成效,使文明创建达标率有效提升,特别是在青年职工占比较大的科创型企业中表现突出,最终探索出新时代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协同治理路径。
一、理论构建:党建带群建的理论逻辑
其一,突出政治优势转化机制。全面落实国有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职能定位:具体体现为党委会专题研究精神文明创建方案、建立“双纳入”机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预算),比如23家子企业荣膺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中国建筑集团,发挥党组织在文明创建中的领导作用,持续健全“党建+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将文明创建指标科学细化为7类23项考核要点,并使之有效落实、强力落地。全程明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治理路径:包括量身制订《员工文明行为规范》,比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制订员工服务“十个不准”,作为规范员工服务行为、保障客户权益的行为准则;建设道德讲堂且大幅提高覆盖率,很多国有企业以道德讲堂建设为依托,深化“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进道德讲堂下基层、进班组,增强灵活性,扩大覆盖面。
其二,强调群团组织的功能定位。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团委的青春建功平台:国企工会通过职代会收集职工诉求,实现诉求高百分比的转化率;国企团委通过“青年文明号”创建使青年骨干流失率大幅度下降。有效拓展群众优势转化为文明创建动力的三个通道,一是加强思想引领,如中国中车集团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加强思想引领和技艺传承,深入实施“新时代高铁先锋工程”,引导广大技能人才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不断锤炼政治品格;二是着力提升技能,如蜀道集团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导师带徒+项目淬炼”模式,推动建强专业配备完整、青蓝相继、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锻造企业文明创建的硬核实力;三是强化志愿服务,如中国移动公益慈善项目“蓝色梦想——中国移动教育捐助计划”覆盖全国一些乡村学校,使“蓝色梦想”绽放出新时代企业文明之光。
二、实践路径:党建带群建三维联动机制的构建
国有企业通过“政治引领—组织协同—价值转化”的实践闭环,实现精神文明建设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
下述三个机制清晰勾勒出具体实践路径:一是制度嵌入机制,企业党组织将文明创建纳入“三重一大”决策体系,如中国联通通过党建责任制考核,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情况与公司干部晋升、部门评优等直接挂钩,形成刚性约束;二是载体创新机制,打造国企群团组织分层分类活动矩阵,比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城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构建“理论宣讲—岗位实践—文化浸润”的三维载体,全集团“工匠精神培育计划”使职工参与度逐年提升;三是效能转化机制,参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志愿服务时长与必修学分挂钩的做法,国有企业通过文明积分等量化工具,实现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的联动,企业团组织将青年团员的志愿服务时长折算为培训学分,形成德能并重的评价体系。
三、实证分析:多维效能评估与模式验证
有调研数据显示,国企党建带群建模式已经呈现出显著效能:在组织效能维度上,企业党组织引领下的文明创建项目平均完成率较传统模式大大提升;在经济效能维度上,国有企业不断提速深化改革、提质增效的进程,基层党建工作正从“基础保障”向“核心驱动”转型,成为破解项目管理难题、凝聚员工力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支撑,进而不断出现新时代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在社会效能维度上,国有企业志愿服务工作不仅是企业文化的彰显,更是社会责任的彰显,职工志愿服务时长与企业品牌美誉度呈正相关,比如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探索出国企青年志愿服务规范工作体系,建立“甬电知乎”志愿服务线上社区,通过广泛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极大地提升了该公司的工作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揭示国有企业以党建带群建激活群团内生动力的实践模式,在精神文明建设中释放三重价值效应:一是制度创新价值,构建“党委—群团—职工”三维联动机制,有效破解了传统文明创建与业务发展脱节的制度困境;二是文化引领价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岗位练兵、志愿服务等具象化载体;三是发展赋能价值,国有企业通过人才孵化机制、创新协同机制和效能转化机制,实现发展赋能价值的落地,这些机制最终形成完整实践闭环,使群团组织从传统活动载体升级为战略执行单元。(作者单位: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