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传承青铜文化,守护绿水青山
◎ 金鑫

    温暖嘱托

    我国青铜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要加强青铜器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宣传阐释,更好激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热爱。

    ——2024年9月10日,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持续推动全市博物馆体系升级、展陈体系优化、传播体系重塑,让厚重历史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 积极促进文物在海外展出,向全球展示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向世界讲述底蕴深厚的宝鸡故事

    ● 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力落实河湖长制,持续深化入河排污口、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

    秋日的宝鸡,景色宜人,充满希望。

    2024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指出我国青铜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要加强青铜器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宣传阐释,更好激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热爱。习近平总书记还察看了渭河生态公园,了解当地开展渭河生态保护治理的情况。

    那激动人心的难忘瞬间,那亲切温暖的关怀牵挂,那重逾千钧的殷殷嘱托,给予全市上下强大的思想指引、精神鼓舞和前进动力。

    一年多来,全市上下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对党忠诚的政治信仰,转化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转化为为民造福的务实举措,锚定“加快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总体目标,一张蓝图干到底,苦干实干快干、努力干一起干,全力绘就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生动画卷。

   在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中赓续中华文脉

    今年暑假,“文博热”又一次席卷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从广州来宝鸡只为一睹何尊风采的王潇宇、王若瑄小兄妹俩,在数字复原的何尊前踮起脚尖,努力找到最佳视野,随着三维动画里一道道青铜纹饰从器身剥离,再旋转放大,他们不禁发出“哇哇”的惊叹声。

    如何才能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通过科技赋能、场景重构与文化研学等方式,重塑“青铜铸文明”展览。展览不仅展示了青铜器作为古代文明重要载体的独特地位,还通过将沉浸式CAVE体验、高精度数字复原、3D Mapping投影技术、元宇宙AR交互体验等数字化手段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在第二十二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中,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青铜铸文明”入选。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完成、周原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市博物馆增至37家……自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宝鸡考察以来,宝鸡市持续推动全市博物馆体系升级、展陈体系优化、传播体系重塑,让厚重历史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紧密的时代浪潮中,宝鸡市还积极促进文物在海外展出,向全球展示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向世界讲述底蕴深厚的宝鸡故事。

    今年6月22日至24日,“青铜遇见金人”中哈文化交流活动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办,何尊、秦公钟、逨鼎等6件青铜瑰宝复制品,一亮相便成为全场焦点。彼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的54件(组)春秋战国和秦汉文物,在澳大利亚珀斯市的西澳大利亚博物馆展出。

    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对加快文化强省建设进行专题部署。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对文化建设也作出新安排,要求全力推进周原和秦雍城考古公园、长乐塬二期、市非遗体验传承中心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加快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将生态环境保护答卷写在绿水青山间

    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这条承载三秦文明的河流,自西向东横穿宝鸡,对城市发展大局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024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宝鸡考察时察看了渭河生态公园。

    如果说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宝鸡干部群众联奏的最雄壮有力的进行曲,对渭河的治理就是最激昂的音符。宝鸡全市上下抢抓重大机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首位谋划、高位推动,全力以赴抓落实。

    最近,家住龙丰苑小区的刘志杰每天傍晚都会站在自家阳台上远眺渭河河堤,看一看正在施工的渭河宝鸡市区段堤防加固工程进展。“等工程建好了,我和老伴锻炼身体、带孙子玩就有更好的去处啦!”

    今年4月,渭河宝鸡市区段堤防加固工程开工。其中,龙丰退水渠至千河入渭口段作为先行示范工程,建设长度4.37公里,计划用6个月时间实施堤防加固、堤顶道路拓宽及路面铺装、绿化亮化及节点配套等工程。届时,堤固、路通、洪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渭河治理成效将进一步向东延伸。

    今年以来,宝鸡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力落实河湖长制,持续深化入河排污口、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今年1至7月,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水环境质量指数3.62,位居关中5市第一;狠抓扬尘管控、散煤治理、企业减排,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64天,位居关中5市第一。同时,聚焦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宝鸡全市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的殷殷嘱托,常态化开展秦岭“五乱”问题动态排查整治,市级秦岭视频综合监管平台功能模块初步建成。同时,扎实开展野生鸟类保护及专项打击行动,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典型案例整改,推动生态之城、美丽宝鸡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当前:1版(2025年10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