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润海之南
——青海省海南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 樊永涛

    近年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将理论宣讲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生命线”,聚焦“内容精准化、形式多样化、队伍专业化、覆盖广泛化”目标,打造“声润海之南”基层理论宣讲品牌,构建起州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宣讲体系。截至目前,全州已备案州级理论宣讲专家库70人、县级267人,组建3200余人的专兼职宣讲队伍,通过“十进十讲”“云端微宣讲”等创新模式,为赋能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  精准施策  /

    让理论宣讲“说到群众心坎里”

    “中央一号文件为牧区经济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并持续促进牧民增收……”在贵南县塔秀乡塔秀村,“红头巾宣讲团”成员用藏汉双语向牧民讲解惠民政策。这样“按需定制”的宣讲场景,在海南州已成为常态。海南州始终将“精准”作为理论宣讲的生命线,紧扣时代脉搏、群众需求和地域特色,让理论宣讲既有政治高度,又有民生温度。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州委迅速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民族地区干什么”命题,制定“十进十讲”工作方案,编写涵盖23个领域的特色宣讲材料,累计开展分众化宣讲2900余场次。在兴海县子科滩镇,“百姓宣讲团”成员们结合牧区实际,用“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草原”的生动比喻,将生态保护政策讲得通俗易懂,牧民们笑着说:“这样的道理,我们听得懂、记得住、做得到。”

    针对农牧民、机关干部等不同群体,海南州推行“订单式”宣讲服务。农牧部门组建“科技宣讲队”深入田间地头,讲解种植、养殖技术;人社部门开展“政策直通车”活动,现场解答社保、就业问题……

    立足多民族聚居的州情,海南州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藏族谚语、民间故事等融合,开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四进”活动。同德县“马背宣讲团”在牧民转场途中,用“牦牛合群才有力”的谚语阐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州级“藏汉双语小分队”将党的创新理论编译成《牧民宣讲手册》,成为牧区群众的“口袋书”。这种“理论+文化”的融合模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  守正创新  /

    用群众语言讲好“时代故事”

    “乡村振兴谱新章,草原儿女跟党走,幸福生活万年长……”在共和县,非遗传承人用藏族民歌与舞蹈相结合的方式演绎党的政策,台下群众跟着节奏拍手附和。海南州打破“你讲我听”的传统模式,以“宣讲+”为抓手,将理论融入文艺、嵌入生活、接入网络,让理论宣讲“活”起来、“潮”起来。

    “理论+文艺”让宣讲更具感染力。海南州巧妙地将理论宣讲内容融入文艺作品之中,以非遗、舞蹈、诵读、歌曲等文艺形式表现出来,让群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党的理论教育。在全州基层理论宣讲大赛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许国强的先进事迹被改编成情景剧,让观众在感动中感悟初心使命。

    “云端微宣讲”让理论传播“无边界”。依托“学习强国”、州县融媒体中心等平台,海南州打造“指尖上的学习加油站”,制作短视频、图解、音频等融媒体产品430余个。州委讲师团加强统筹谋划,组织各领域宣讲骨干集中录制“微讲堂”,在全网进行推送,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阐释。

    “流动课堂”让宣讲直抵“最后一公里”。针对牧区群众居住分散的特点,海南州创新组建“马背宣讲团”“石榴籽宣讲队”等,做到“牧民迁徙到哪里,宣讲就跟进到哪里”。

    /  固本强基  /

    锻造“永不走的宣讲队”

    海南州坚持“建强队伍”与“拓展覆盖”双轮驱动,构建起“领导干部带头讲、先锋党员一线讲、基层群众主动讲、青少年上台讲”的立体宣讲格局,让理论宣讲扎根基层、入脑入心。

    领导干部“带头讲”树标杆。全面发挥州级领导干部、州委宣讲团、州级理论宣讲专家、各级机关单位的宣讲主体作用,建立宣讲包联机制,按照每年不少于2次的宣讲要求,推动党员领导干部赴联点地区和单位宣讲。

    基层力量“接力讲”聚合力。在海南州,“宣讲员”不仅是干部的身份,更是群众的荣誉。全州组建778支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吸纳“五老”人员、先进典型、致富带头人等加入。兴海县“百姓宣讲团”以拉家常、谈变化的方式,每年开展基层宣讲200余场次;贵德县发挥退休干部优势,成立“银发宣讲团”,以快板、贤孝等形式编排一系列文艺作品,广受群众欢迎。

    青少年“上台讲”育新人。海南州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的宣讲体系,成立“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等队伍,开展“党的故事我来讲”“模拟法庭进课堂”等活动。

    阵地建设“全覆盖”强支撑。海南州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镇文化站、农牧家书屋等资源,打造“固定+流动+云端”阵地矩阵。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网上微课堂、微讲座理论宣讲活动。截至目前,开展“强信心 促发展”网上微宣讲活动8期,着力推进网上网下宣讲阵地的一体化运行。

    从黄河岸边到草原深处,从机关讲堂到牧民帐篷,“声润海之南”的品牌力量持续彰显。海南州通过精准化、多样化、专业化的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凝聚共识的“黏合剂”、推动发展的“催化剂”。

 

当前:B1版(2025年10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