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江南大地追寻“钢盔”

2015年8月,我行走在江南大地上,追寻“江南大地之钢盔”。
10年后的2025年8月,《南京上空的孤鹰》摆放在了书店。
“江南大地之钢盔”的主人是乐以琴,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成为中国首位王牌飞行员,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乐以琴名列其中。
抗战瓷:他亲手为自己制作“遗物”
10年前的8月13日,在南昌,我走进抗战史专家蒋文澜的家。当年已90岁高龄的蒋老,提起乐以琴,如数家珍。
蒋文澜先生拿出了两份他亲手抄录的手稿:“这是1938年8月18日报纸的报道,上面有乐以琴击落日机的消息——8月15日,在沪于敌机八架包围中奋战,击落敌轻轰炸机之乐以琴君,年方23,四川籍,诸人均争与谈话,兴趣甚浓。”
次日的报纸更有意思——“乐以琴持香烟毛巾到医院,赠敌空军俘虏松浦久夫,敌俘虏涕下感激,谓乃受本国军阀驱赶而来,不愿作战。”
更让蒋文澜先生记忆深刻的,还是乐以琴亲笔题字的“抗战瓷”。
从报考航校的那一天,乐以琴就知道自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中日全面开战是迟早的事,升空作战,生死就在瞬息之间,等待自己的很可能是——血洒长空!为此,他提前为亲人准备好了自己的“遗物”。
他跑到“瓷都”景德镇,一口气买下了68件(套)杯、碗、盘、勺等瓷坯,烧制前,他在瓷坯上一一写上父母和伯父母、叔父母以及兄弟姐妹的名字,烧制好后,寄回老家,让父母分赠给所有亲友,作为永久纪念。
瓷器烧制好后,乐以琴寄回芦山老家,让父母分别送给各位亲友。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这批瓷器大多已不见踪影。如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还收藏着当年乐以琴赠送给二姐乐以成的瓷器。1985年,他二姐乐以成(中国妇产科权威专家)在重庆讲课时,听说重庆市博物馆正在征集文物,她将她手中的花卉小碟、粉彩花卉小瓷勺、五彩人物碗全部捐献出来。三哥乐以钧、八弟乐以本也将自己珍藏数十年的“抗战瓷”捐出。
蒋文澜先生说,抗战期间,到景德镇“烧瓷明志”的人很多,但真正有价值的“抗战瓷”并不多。而乐以琴留下的“抗战瓷”,不仅有他亲笔题字,而且是在全面抗战前烧制的,有的他还曾经使用过,文物价值很高。
诀别书:他决以鲜血洒出一道长城
1937年7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次月,乐以琴所在的部队从南昌起飞,奔赴抗日最前线。
离开南昌前夕,乐以琴给家人写了一封家书:保家卫国,抗战到底!为家争光,血洒长空!为国献身,血捍长空!
其实,早在报考中央航空学校时,他就向家人表露了自己的心声:
河山变色了,民族快沦亡了,敌人的凶焰像潮水般涌来,我眼看着日寇这样横行,心中的愤恨如烈火燃烧。我不忍看着同胞们被残杀,我不愿再坐在课堂读书了,我决意从军,为国牺牲,为争取民族生存,宁可让我的身和心永远战斗,战斗,直到最后一息!
乐以琴出生在四川省芦山县。“晴耕雨读,诗书传家”,他的家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家庭,父辈三弟兄没有分家,共育有子女17人,父辈十分开明,子女都送出去读书。结果17个子女出了14个大学生。
1931年秋,还在成都华西协合中学读高中的乐以琴被选入四川省田径队参加全国运动会。乐以琴和其他选手在成都集训一个月后,乘车到了重庆,正在重庆候船准备到南京时,“一·二八”事变爆发了,全运会停办,集训队解散。他悄然离开重庆到上海,打算投笔从戎,报效祖国。乐以琴参加赴南京抗日请愿活动后,受到了监视。在山东齐鲁大学任教的大哥乐以壎让他到山东躲一躲,并为他办理了报考齐鲁大学的手续。
乐以琴原名乐以钟,离开成都时,高中还没有毕业,急于应考,他只得借用存于大哥处的四哥乐以琴的学历证件去报考。1932年,乐以琴经过考试,被齐鲁大学理学院录取。
当年秋天,乐以琴得知中央航空学校在招生,他以齐鲁大学在校生的身份,报考了中央航空学校。在离开山东前,他给二姐乐以成写了一封信:父母生我,祖国养我,此时此刻,弟惟有投笔从戎耳!
1933年春,乐以琴成为中央航空学校第三期飞行队学员。从此,他的名字将错就错,乐以钟便成了乐以琴。毕业后,乐以琴被编入中国空军第四大队,任二十一中队副队长。
1937年“8·15”空战,乐以琴一战成名,成为敌寇闻名丧胆的空军英雄。世界各大报纸、通讯社发出消息:“中国空军‘军魂’高志航首建奇功,中国‘骑士式’英雄乐以琴,一举击落敌机四架。”
乐以琴被江南人民誉为“江南大地之钢盔”。后来,乐以琴又击落两架日机。在不到一周时间,击落6架日机,成为中国空军首位王牌飞行员。
1937年12月3日,日本集中主力,出动30多架歼击机轮番轰炸南京。此时,驻守南京的空军早已消耗殆尽,乐以琴的战机也在战斗中受伤,尚未修复。
乐以琴受伤的战机尚未修好,杀敌心切的他抢先钻进了董明德的战机,毅然决然地升入高空,截击敌机。
偌大的南京上空,此时只有一只悲鸣的孤鹰在翱翔,尽管它就像一只走进狼群的羊羔,依然孤傲而勇猛地向来犯的敌机扑了过去。
乐以琴在空中与日机周旋,并在众多的日机中灵巧穿梭,不仅让敌人的攻击一次次落空,还不时向敌机扫射过去。两架日机躲闪不及,相撞爆炸。
寡不敌众,面对日机的围攻,乐以琴的战机接连中弹,油箱起火,战机折翼,孤鹰开始坠落。
乐以琴毅然跳出了战机。为了不给日机当活靶子,他迟迟没有打开降落伞,直到快接近地面时,才打开降落伞,可惜为时已晚,头部触地而壮烈牺牲!
在中央航空学校读书时,乐以琴就发出誓言——西子湖之神诸鉴,我决以鲜血洒出一道长城,放在祖国江南的天野!
大地呜咽,天地同悲。“南京上空的孤鹰”乐以琴陨落10天后,南京沦陷。
采访归来,我循着采访获得的线索,跑图书馆、档案馆,查找史料,四处寻访知情人的后代,试图把历史碎片拼接起来,开始创作《南京上空的孤鹰》。
十年磨剑,终成一书。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在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雅安市社科联的支持下,《南京上空的孤鹰》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发行。2025年8月28日,《南京上空的孤鹰》在乐以琴的故乡四川省芦山县举行新书首发式。
飞鹰远去,魂归蓝天;归去来兮,英魂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