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潞霞在科普急救知识。孙兵兵 摄
“如果收费就变味儿了。我什么也不图,只想传播急救知识、挽救生命。”
晚上7点半,山西长治市八一广场,散步的市民多了起来。长治市人民医院护士范潞霞来到广场一角,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心肺复苏模拟人等道具摆放在长凳上,支起“急救地摊”。这些“家当”,已陪伴她走过14年。
回忆起开始做急救科普的契机,范潞霞说,自己有一次上班路过急诊科,听到有患者家属嚎啕大哭,原来是一名15岁的男孩在晨跑时心脏骤停,虽然全力抢救,但还是因为错失“黄金四分钟”失去了生命。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如果大家学会急救方法,有些悲剧是可以避免的。”由此,范潞霞萌生了做急救科普的想法。2011年开始,她利用休息时间走上街头,教路人急救技能。
一开始,有些人常把范潞霞当成推销东西的骗子,她刚拿出道具,人群“哗”一下就散了。“我不是骗子,我是教大家急救知识的。”范潞霞解释了一晚上,也只有四五个人愿意学。她给自己打气,“哪怕教会一个人,关键时刻也能救命。”在她的努力下,愿意学习急救知识的人越来越多了。
渐渐地,范潞霞讲出了名气。天气好的时候,八一广场上的市民比较多,她经常讲到晚上10点以后。不少企业、学校、社区等也邀请她去做讲座,她总是欣然答应。也有人提出给报酬,范潞霞却一直坚持公益科普,连来回路费都不让别人出。
“只要负担得了我就去,如果收费就变味儿了。我什么也不图,只想传播急救知识、挽救生命。”14年来,范潞霞坚守初心。她的善举感染、带动着身边的人,不少同事也跟着加入了公益科普急救知识的队伍。
再过两年,范潞霞就要退休了,她计划着去全国各地旅行,“我想走到哪里,就把‘急救地摊’支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