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筑根基 以新风润民心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务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 王志宏

文艺志愿者在金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群众表演。(乾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供图)

    今年以来,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紧扣“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核心目标,以体系构建为基础,以活动开展为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化“传思想、传政策、传道德、传文化、传技能”五大任务落实,让文明实践之花在城乡大地持续绽放,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温暖而坚实的精神力量。

    建强阵地体系,深化理论宣讲

    乾县始终把阵地建设作为文明实践的“先手棋”,持续完善“中心统筹、所站联动、多点辐射”的服务网络。目前,县级实践中心功能持续优化,16个镇(街道)实践所、185个村(社区)实践站规范化运行,同步在校园、企业、文化场馆拓展特色实践点20余个,实现群众“步行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乾县着力推动阵地“提质增效”。王村镇大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融合“宣讲+服务+文艺”多种功能,成为集政策传递、技能培训、文化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让阵地真正成为群众的“精神家园”。

    聚焦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乾县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星火”宣讲团,创新推出“理论+案例+互动”的宣讲模式,让政策解读更接地气。在阳峪镇阳峪村宣讲现场,宣讲师以当地苹果产业发展案例解读乡村振兴政策,用“高价彩礼害家庭”的真实故事阐释移风易俗意义,穿插有奖问答、文艺表演等环节,让群众在轻松氛围中领会政策精神,实现“宣讲一次、服务一片”的良好效果。截至目前,该县在乡村、社区、校园、企业共开展“新风润民心 文明促振兴”等主题宣讲46场,受众超2.3万人次。

    精准志愿服务,传承文化根脉

    乾县注重把文明实践集市打造成为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多部门文明实践志愿者常态化提供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科普服务、政策宣传、健康义诊、反诈科普等服务,其中惠民健康义诊累计服务群众4500余人次。在重大赛事中,200余名“赛事服务”志愿者经过专业培训,在咸阳市第十三届运动会篮球赛事中承担信息核对、后勤保障、观众引导等工作,以专业服务展现乾县魅力。在助农抢收帮扶中,乾县组建文明实践党员“抢收突击队”,冒雨帮助农户抢收玉米、采摘苹果等,用实干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该县立足非遗资源优势,推动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组织皮影、剪纸、面塑、金箔丝艺术画、乾州红拳等非遗项目走进康家小学,通过展演、体验、赠礼等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魅力。10月,在乾县城关亓父小学举行“传承乾州文脉 点亮校园未来”非遗进校园暨“非遗传承示范学校”授牌仪式,乾州剪纸、弦板腔皮影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通过技艺展演、互动教学、作品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推进移风易俗,涵养文明风尚

    以文明实践助力基层治理,乾县把移风易俗作为涵养新风的关键举措,通过宣讲引导、制度约束、典型带动三措并举,推动文明理念落地生根。县里在各镇(街道)实践所设立“移风易俗”宣传角,深入农户发放宣传资料,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城关街道、阳洪镇等地将抵制高额彩礼、厚养薄葬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设立“道德评议会”“好人好事榜”,通过媒体宣传、事迹巡讲等形式扩大影响,让婚事新办、邻里互助等新风尚逐渐成为群众的行动自觉。

    下一步,乾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将持续聚焦群众需求,推动理论宣讲更深入、文明实践服务更精准、文化传承更鲜活、文明风尚更浓郁,以更扎实的举措、更优良的服务回应群众期待,让文明实践真正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为建设“活力、开放、美丽、幸福”新乾县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当前:B2B3版(2025年11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