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立德树人 护航成长之路
—— 陕西省神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实践
◎ 白戈明

神木市第五中学开展“向阳花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教育活动。白戈明 摄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关乎长远的战略任务。近年来,陕西省神木市始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靶向施策强基础、典型引领浓氛围、综合施策护成长,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育人体系,让未成年人在优质环境中茁壮成长,为新时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靶向施策精准发力,筑牢思想道德建设根基。在制度保障上,制定《神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让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神木市委文明办负责人表示,方案实施后,有效破解了以往工作中存在的碎片化、同质化问题,形成了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阵地建设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神木市在3所中学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教育“家长学校”示范校,示范校采用“线上+线下”模式,针对学生、家长、教师开展分众化主题讲座。第十一中学学生家长呼宝艳反馈,线下讲座实用性强,线上课程可随时观看,解决了诸多育儿难题,让她与孩子的关系愈发融洽。

    队伍建设为工作开展提供人才支撑。神木市聚焦专业素养与实操技能提升,培育100余名骨干讲师。家庭教育讲师刘春琴称,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授课等实战训练,自己的授课能力显著提升,所讲的《青春期亲子沟通艺术》讲座场场爆满,能更好地为家长和孩子提供指导。

    典型引领示范带动,营造崇德向善浓厚氛围。文明校园创建为未成年人提供优质教育环境。神木市累计创建各级文明校园80所。榆林市级文明校园——神木市第一小学,积极构建“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育人模式,通过开设红色校本课程、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养。

    乡村学校少年宫是农村未成年人的“快乐驿站”。神木市建成8所乡村学校少年宫,配备专业器材和辅导老师,开设书法、绘画、舞蹈、科技等特色课程,丰富农村未成年人课余文化生活。神木市店塔第一小学学生李雪燃表示,现在能去少年宫学书法、跳舞、画画、七巧板,十分开心,还在全市七巧板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有效缓解了农村未成年人课余生活单调的问题,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新时代好少年”宣传选树让榜样力量深入人心。神木市累计推选出各级新时代好少年57名,通过家风馆展示、广场公园及小区宣传栏张贴、电子屏滚动播放等形式,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榆林市级“新时代好少年”马梦娜,早早地担起家中的大小事务,生火做饭、放羊务农是放学后的日常,在学校里是非常受欢迎的“小马班长”,还经常帮助同学辅导功课,其事迹传播后,许多同学纷纷效仿,主动关心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

    综合施策全程护航,构建关爱保护立体体系。神木市组建由优秀家庭教育讲师、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代表、退役军人组成的宣讲团队,深入学校、社区开展“向阳花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活动。宣讲内容涵盖家庭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法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领域,采用讲座、互动游戏、案例分析等形式,让未成年人在轻松氛围中受教育。

    除宣讲外,团队还开展游戏互动、圆梦微心愿等特色活动,精准对接未成年人需求。神木市第八学校学生冯涵玺收到心仪的绘画工具后开心地表示,没想到自己的心愿真能实现,十分感谢志愿者。

    心理健康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神木市各中小学均配备专职心理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专业心理疏导服务。神木市第二中学学生吕柄乐称,老师总能帮自己解开心结,遇到烦恼时会向心理老师倾诉,还学会了调整情绪,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当前:B2B3版(2025年11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