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有诗 文明有你”乐游原诗会。

“开学第一课”非遗进校园。
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服务群众、文化传承、典型示范、结对共建四大核心任务,着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从阵地建设“有形覆盖”向服务效能“有效覆盖”跃升,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档升级。
聚焦服务群众
打造为民便民服务站
雁塔区围绕“西安因你而美·雁塔以你为荣”主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活动为载体,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为核心,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1个中心、8个所、254个站、14个基地、4个驿站的阵地作用,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等主题实践活动,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见行动”。活动涵盖了理论宣讲、科学普及、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同步将“跳蚤市场”、小修小补、移动办公、暑期托管等便民服务送进社区小区,增强了邻里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近三年来,雁塔区高质量承办夏日纳凉文明汇、“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等20余场,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3200余场,培育出“漳帮办”“易修哥”“大雁塔邻里节”“钱大爷工作室”等一批群众认可度较高的精品服务项目。
聚焦文化传承
拓展以文育人新路径
雁塔区是文化大区,陕西历史博物馆、青龙寺、大兴善寺等历史文化资源富集。近年来,该区紧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线,深入贯彻落实陕西文化强省、西安文化强市安排部署,围绕“长安有诗 文明有你”主题和唐诗文化品牌建设,在全区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光影相伴”等种类多样、形式丰富的群众性活动。2023年以来,雁塔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联合开展“文化公益行暨文明实践流动课堂”系列活动,挖掘辖区10余家博物馆资源,以及秦腔脸谱、结绳香囊等64个省市区级非遗项目,组织开展进小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由专业讲解员现场宣讲历史文化,邀请居民群众亲身体验非遗的精彩,让广大市民群众在丰富的精神食粮中乐享健康生活,提升文明素养。截至目前,已举办了100余场相关活动,线下受众3万余人次,线上话题阅读量高达884.3万次,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让文脉得以传承。
聚焦典型示范
汇集凡人微光大力量
近年来,雁塔区立足“美德雁塔”品牌建设,深入开展“微光如炬”活动,通过发现凡人善举、宣传典型事迹、礼遇身边好人,将典型示范元素融入文明实践活动。目前,全区累计培育选树全国、省、市道德模范45人,“身边好人”138人,“新时代好少年”11人,数量位居全市前列。组织开展“‘秦人之星’道德典型宣讲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活动;在公益电影放映前组织“微光人物”分享事迹、展播“微光如炬”宣传片;西安电视台《你好,我的城》栏目推出雁塔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西电教师朱君杰,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耀武等典型人物专访7期,由身边人讲述身边事,通过“小切口”讲述“大道理”,将榜样精神传递到基层一线,不断提升城市文明高度。
聚焦结对共建
激活文明实践新动能
为深化文明实践,2023年以来,雁塔区组织辖区各级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灵活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方式,开展“双向奔赴 共享文明”互联共建活动。目前,全区累计培育全国和省级文明单位共335家,已有332家文明单位与25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对共建。近年来,该区先后举办互联共建文化沙龙、分享会、示范活动等4次,陕西历史博物馆“双向奔赴 乐龄课堂”、西安市交警支队“文明交通 安全同行”等7个文明单位案例入选西安市级示范,激发更多文明单位将资源下沉基层,助力文明实践阵地建设。(雁塔区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