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种菜 合肥年轻人的新时尚

    清晨,空气中还带有露水未干的潮湿,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一诺生态农业家庭农场的共享菜园内,已有不少人在低头摘菜、弯腰翻土。其中,不少是从合肥市区赶来的年轻人。

    30平方米平方米的菜地分割成6块菜畦,精心种下了大蒜、小葱、菠菜、白菜……今年10月份,孙民敏花了720元/年,租了这样一块菜地,圆了她“都市陶渊明”的梦。她说:“哪怕‘草盛豆苗稀’,每天都想来看一看。”

    像孙民敏这样的年轻人并非个例。伴随“共享菜园”这一新兴都市农业和休闲模式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市郊的一些共享菜园内租菜地、种蔬菜,给肉身和灵魂接触乡土的机会,体验一把“向往的生活”。

    “生意很好,一块菜地30平方米,有的人一下子就租8块。”肥西县一诺生态农业家庭农场业务员陶亚表示,这片共享菜地今年一月份才开发,一共90亩,目前已经租出去80亩左右。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天宇补充:“在这些租地种菜的人里,年轻人能占到七成以上。”

    “一到周末,年轻人就扎堆出现在共享菜园里。”正在拔萝卜的潘文指着一些围有栅栏、种植鲜花、修建水泥平台方便活动的菜地说,很多都是年轻人布置的新花样。对于年轻人来说,共享菜园不仅是种菜的地方,更是集劳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都市桃花源”。

    当下,合肥市一些共享菜园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提供“租地种菜”服务,也探索“菜园+”多元化经营模式。除了季节性采摘、农产品销售、钓鱼、露营等常规服务,还有自然课堂、农旅研学游、露营音乐会等结合实地情况的特色活动。

    庐江县“狐狸的农场”工作人员表示,共享菜园能够满足消费者种菜、娱乐、亲子教育等需求,同时他们会挖掘城市人群在精神、社交等其他方面的衍生需求,最大化利用一块土地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它创造了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所有者增收、运营方盈利、用户体验感满满、土地得到高效利用。”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表示,共享菜园这件事,是体验经济、共享经济与闲置资产盘活的一次完美结合,为城市存量空间的更新与价值提升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范本。

    如今,在合肥的城乡接合部,越来越多的共享菜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充满生机的绿色空间,不仅滋养着都市人的田园梦想,更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据《合肥日报》)

当前:A4版(2025年11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