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雾山不只有红叶
◎ 张夕铫

    光雾山的秋,世人皆知。当那一片被誉为“亚洲最长红地毯”的红叶,如火如荼地铺满千山万壑时,它便成了无数镜头与赞叹的焦点。那色彩,是热烈的,是奔放的,仿佛大自然在一年将尽时,倾其所有,举行的一场最绚烂的告别仪式。

    然而,若只被这极致的色彩俘获,便如只读了巨著的扉页,错过了其中最深邃的章回。光雾山,不是一幅单薄的风景画,它是一位沉静的隐逸者,其真正的馈赠,在于安顿那些渴望片刻宁静的灵魂。

    且将身心,托付于石的静默。请暂且忘却目的地,随意择一处山岩坐下。你指端所触,并非冰冷的石头,而是亿万载时光凝固成的书页。那嶙峋的峰林,是地壳波澜的定格;那蜿蜒的峡谷,是流水永恒的雕刻。行走于燕子岭的云中栈道,仿佛行走在时间的脊梁上;凝望“龙驾烟云”的缥缈,那云雾深处,是古海沉沙的旧梦。去大小兰沟、黑熊沟走走吧。那里的水,不急不躁,淙淙潺潺,如一位耐心的智者,终日对着山石喃喃低语。在此间,尘世的喧嚣渐渐退去,你会听见自己心跳的节奏,慢慢与这地质的心跳同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力量,正悄然注入你的生命,再让呼吸沉浸于绿的深邃里。

    那秋日的红,自是华章。但若在春夏来访,你会遇见一个更本真的光雾山。它卸下了盛装,袒露出内在的生机。这是一个活着的、呼吸着的生命体。南北气候在此交汇,孕育出一座动植物的“诺亚方舟”。高大的水青杠、古老的红豆杉,它们不言不语,却用一圈圈年轮记录着光阴。林间有兰草的幽香,有杜鹃的明艳,万物在此自在生长,不取悦谁,也不依附谁。若你运气足够好,或心足够静,或许能瞥见金雕划过天际的孤影,或听闻密林深处云豹潜行的微息。更多的,是那无处不在的鸟鸣与风声,它们交织成最原始的天籁。在这里,你不是游客,只是一位偶然闯入的访客,被这丰沛的生命能量轻轻包裹、洗涤。每一次深呼吸,都是一次内心的净化。

    终以思绪,叩问史的深沉。山的厚重,终究在于它承载的记忆。且闭上眼,让思绪穿越。遥想古巴国的先民,曾在此依山而居,狩猎采集,他们的号子声,是否还回荡在某处山谷的余响里?那份属于古老巴人的悍勇与神秘,已渗入这里的每一寸水土。这静谧的山谷,也曾回荡过理想的呐喊。红军的足迹,印在崎岖的山道上,他们的信念,照亮了这里的黎明。行走其间,脚下踏着的,不仅是土地,更是一段沉甸甸的历史。这并非为了宣扬,而是为了感受——感受一种超越个体生命的坚韧与赤诚。在这份历史的重量前,个人的烦忧,似乎也变得轻了些,从而获得一种内心的定力。

    四季更合了心的境界。春来,山花渐醒,细雨霏霏,是“萌发”之境,教人放下过往,心生希望。夏至,万木华盖,碧潭幽深,是“澄澈”之境,让人涤荡焦躁,回归本心。秋深,红叶如霞,层林尽染,是“静照”之境,辉煌之后,是归于平淡的坦然。冬临,银装素裹,万籁俱寂,是“空明”之境,天地素白,内心亦得一片清明。它的白昼,是与万物对话的课堂;它的夜晚,星空低垂,银河倾泻,是独对内心、观想自我的禅房。

    光雾山不只有红叶。它有石的“坚毅”,水的“柔韧”,林的“繁茂”,史的“深沉”。它是一位无言的老师,以其亘古的存在,教导我们何为持久;它是一位慈爱的母亲,以其博大的胸怀,包容我们所有的不安。

    当你启程,请不必背负过多的行囊与期待。只带上一颗愿意安静下来的心。来此,触摸时光,聆听生命,感受历史。你会发现,那曾经让你魂牵梦萦的漫天红叶,原是这深山隐士的指引,它真正的目的,是邀你步入那片更为广阔、足以安放一切心灵的净土。

    光雾山,始终默然,静待你来。

当前:B2版(2025年11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