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
马媛媛
       每次,我去朋友家玩,我都会指着他上幼儿园中班的儿子说:“来,给叔叔背几首唐诗。”接到指示后,小家伙摇头晃脑地背起诗来,还别说,背得滚瓜烂熟,字正腔圆。“背得真不错!”我的赞许不仅让朋友很得意,五岁的孩子也洋洋得意道:“叔叔,我还会说英语呢。”
  与朋友家的孩子相比,自己家六岁的女儿就显得暗淡了许多,总觉得她好像比同龄人慢一拍。教她背的唐诗,今天刚学会背,一觉醒来全忘了;教她十以内数字加减法,换了各种方式,她始终就是不明白,反应也比别的孩子慢。想想朋友家孩子的聪明劲儿,我就气不打一处来,说道:“人家孩子怎么一点就通,你怎么这么笨!以后怎么和人家比!”
  听到我的抱怨,在一旁的母亲说道:“你还好意思教训孩子,要知道,你小时比她还笨,难道你忘了?”母亲的话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的“蠢笨”,每次语文考试都是倒数,开家长会成了母亲最丢面子的事,可母亲却从来没有在我面前奚落我。反而,回来之后,对我说:“老师说你有进步,别着急,慢慢来!”后来,才知道,这是母亲为了安慰我自己编的话,目的就是不想伤我自尊心,给我信心。后来,在母亲鼓励下,我的学习成绩才慢慢提高。母亲接着说:“孩子都不笨,只不过接受能力有快有慢,就像吃东西,有人消化快,有人消化慢,道理一个样,所以别太担心。”我听从了母亲的建议,再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时,我就会对女儿说:“婷儿,今天弄不明白没关系,咱们再来一次好不好,你一定可以弄明白的。”半个月之后,当我再教她题目时,她不仅回答得又快又好,还笑着说:“太简单了!”原来,我的孩子并不太笨,只是我太急于求成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做家长的期盼,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违背孩子成长规律,也扼杀孩子的天性与兴趣。要知道,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而是一场马拉松,不必在起点时就抢跑,“拔苗助长”反而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
  日子要一天一天地过,饭也要一口一口地吃,孩子一天天长大,多给孩子一点呵护,而不是过多的压力,那么长得慢一点的种子迟早也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当前:B2(2017年02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